1925年上海共和書局出版的《胡林翼家書》已流傳近百年,至今還在刊出。然而,它是本徹頭徹尾的僞書。

01

胡林翼家書的兩個去向

1925年,上海共和書局出版“清朝十大名人家書”,收入《胡林翼家書》一冊,內收胡氏自清道光二年(1822)至清咸豐十年(1860)家書88封。其後1934年、1935年,上海中央書店曾予重印,內容與共和書局本相同。目前坊間印行的幾種《胡林翼家書》,也都是以共和書局或中央書店本爲底本。

然而,包括《胡林翼家書》在內的所謂“清朝十大名人家書”(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胡林翼、左宗棠、張之洞等10人),實際上十分可疑。對於胡林翼家書的流傳去向,胡氏後人無疑是最有發言權的。胡林翼曾孫胡有猷在《胡林翼家書簡述》中說:

“我家原藏有他許多封家書,後來幾經變化,遺失不少,幸而我留了一部分自己的手抄本,另外又在其他書中轉抄了一些,如梅英傑編的《胡文忠公年譜》《八賢手札》《淡園續筆》及其他筆記書等。梅英傑是湖南長沙寧鄉人,他編這部年譜,大多得力於胡林翼寫給各方面的書信,並且大部分是親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幾年他家子孫還保留着,有許多是家信。我曾想向他收購,他不願出售,但後來還是以高價賣給收藏家了。我在他所藏的這些親筆家信中也抄存了30餘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某書局曾出版過一本《胡林翼家書》,我反覆校閱過,從時間和家事細節及其他各方面來看,其中不少是僞造。我曾寫過一篇《讀〈胡林翼家書〉記》,指出其中某些紕繆顯系僞造。原準備出版我所蒐集的家書,因抗戰爆發,便沒有實現這一計劃。”

由此可知,胡林翼家書除遺失不少外,後來主要有兩個去向:胡有猷手抄了部分家書;寧鄉梅英傑收藏了不少胡林翼書信,其中有不少家書,後轉賣給收藏家,此前胡有猷從這些家書中抄存了30餘封。

02

“民國僞書的老祖宗”

“清朝十大名人家書”是有名的僞書。其編者是“虞山襟霞閣主”。據考證,“虞山襟霞閣主”真名平襟亞,被稱爲“民國僞書的老祖宗”。平襟亞(1892—1980),原名平衡,字襟亞,以襟亞閣主人自號,江蘇常熟人。虞山,代指常熟;襟霞與襟亞諧音。“虞山襟霞閣主”即常熟平襟亞。任翌《平襟亞:人海潮中寫萬象》說:

民國時期,清代名人書信大賣,嗅覺靈敏的平襟亞就編了“清朝十大名人家書”系列刊行,計有鄭板橋、紀曉嵐、林則徐、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等10人,全都是有清一代的文壇巨星或政壇大佬,故刊印當時,暢銷全國。事實上,這些書信十之八九是杜撰的。所以,今天有學者依然憤憤然把平氏的這套書,列爲民國三大僞書之一。

如其中一種《袁世凱家書》,《袁世凱全集》的編者之一劉路生教授專門寫了《〈袁世凱家書〉考僞》一文,指出襟霞閣主所編《袁世凱家書》,全書62件信函除所附《總統就任宣言》一件外,無一篇屬於真品。南京大學教授卞孝萱也早在1992年前,對平氏中央書店的《鄭板橋家書》逐一研究,辨明除了乾隆十四年(1749)已印行的14封外,其餘46封都是不折不扣的贗品。《李鴻章家書》、《張之洞家書》也造假嚴重。

03

《胡林翼家書》的漏洞

仔細研究分析《胡林翼家書》中的88封家書,也可發現僞造居多。

《胡林翼家書》中最大的漏洞,是咸豐六年(1856)四月初二《致保弟楓弟》一信。保弟,指胡林翼堂弟胡保翼。據梅英傑《胡文忠公年譜》,咸豐五年“二月,聞從弟保翼攝貴州仁懷縣卒於官,悼痛累日”。這說明胡保翼已在咸豐五年二月之前去世。而這封信寫於咸豐六年,顯系僞造。經查覈,此信的內容乃抄撮自胡林翼咸豐六年三月十四日的奏摺《官軍大勝並破新壘三座疏》。令人驚訝的是,此信之後還有15封“致保弟”“致保翼”“致保弟等”的信件,時間跨度從咸豐六年到十年,顯然都是僞造的。

《胡林翼家書》中這類與胡氏或相關人物行跡不符的僞作,比比皆是,茲再舉一例。

道光十年(1830)九月初三《呈父達源公》雲:“男現從祖父大人之命,師事蔡芸蕃中書讀書。中書學問淹博。”按:“蔡芸蕃”,即蔡用錫,字雲帆,嘉慶癸酉拔貢,晚授石門教諭。梅英傑《胡文忠公年譜》引嚴正基《蔡先生家傳》:“湖北巡撫胡林翼以湘中宿儒,素諸兵略,疏薦擢內閣中書,年七十八卒。”

由此可知,胡林翼當上湖北巡撫後,向朝廷奏請,蔡用錫才被擢升爲內閣中書。胡林翼任湖北巡撫是咸豐五年之後的事,此時胡林翼怎能稱乃師爲“蔡芸蕃中書”?

根據對全書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作僞者並沒有看過梅英傑《胡文忠公年譜》,所以纔會出現這些史實漏洞。但他看過嚴樹森編的《胡林翼年譜》(載嚴樹森編《胡文忠公遺集》卷首),而這一年譜較梅譜簡略得多。作僞者正是根據嚴譜中的一些時間、人物、事件的“線索”,或抄錄他書內容移花接木,或僞造家長裏短,或捏造議論看法,拼湊出一本《胡林翼家書》。

由於作僞者所在的民國與胡林翼所處的時代相距半個多世紀,因此,《胡林翼家書》中就不自然地流露出“民國元素”,與道光、咸豐年間的歷史背景不符。

如咸豐十年五月二十三日《致楓弟》雲:“現在賊益猖狂,四出竄擾,皖北楚北,既尚在籌剿之中,而蘇浙又急電催援,兵不敷支配,餉難以籌撥,正是棘手。”據記載,電報於1871年才傳入中國,而這已是胡林翼逝世10年之後的事情。此信竟然說“急電”,顯系僞造。

更可笑的是,作僞者成書求速,並不怎麼經心,導致一篇之中都存在前後矛盾之處。如咸豐十年六月十四日《致楓弟》一信,開頭說“來信謂天氣潮溼,久雨不止。田中苦水,秋收將絕望雲雲”,結尾卻說“天如沛下甘霖,望速速示知”。既然“田中苦水”,又怎會期盼“沛下甘霖”,自相矛盾。

總之,《胡林翼家書》是一本徹頭徹尾的僞書,既不能作史料利用,也無閱讀價值。

據《文史博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