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 1926 年 3 月 12 日经历了大沽口事件。作为游行学生中的一员,他亲眼看见许多同学被段祺瑞政府军警的枪击中,倒在血泊里。死里逃生之后,满腔愤怒的他在恩师的提点下明白了科学与爱国紧密相关,于是暗下决心:献身科学,走科学救国的道路,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不再受到凌辱!

对自己许下的科学救国的诺言,他用了一生来实现。曾有人这样评价他的成就:" 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

他在学生时代就曾有过与诺奖擦肩而过的经历。在 1953 年至 1956 年,他领导建立了宇宙线实验站,使我国宇宙线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三年后,他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和研究所领导一个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把人类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正当人们把他看做诺奖的有力竞争者之时,由于国家急需组建自己的核武器研制专家团队,他毅然放弃原先的研究领域,隐姓埋名 17 年,到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指导并参加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工作。在严重缺氧的高原上,年逾花甲的他经常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工作。对每项技术,每个数据,每次实验的准备工作,他都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保证了一次一次实验的成功。

他,就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 两弹一星 " 元勋,王淦昌。

敬请观看本期科技名家风采录——《走到诺奖门槛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的高徒王乃彦将为您讲述王老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