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有醫學家華佗,機械製造家馬鈞。他們在中國科技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文學在三國時期得到了很大發展。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爲代表的建安詩人,繼承了漢代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在作品中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動亂時期的社會面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開創了所謂“建安風骨”的優良傳統。

歷史不能簡單類比,不同時期、不同集團的鬥爭內容,不能相提並論,混爲一談。但三國時期統治階級內部不同集團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卻給我們留下了不少經驗教訓。曹操、諸葛亮、孫權、司馬懿以及其他一些著名人物的某些思想和作風,也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三國時期勞動人民的負擔是沉重的。軍閥混戰和三國間的經常用兵,使勞動人民家破人亡,倖存者(主要是自耕小農)要承擔國家繁重的賦稅徭役。無地和少地農民——佃客、部曲,被束縛在國有土地(指屯田地區)和地主的土地上,從事牛馬一樣的勞動,要繳納收穫物的一半左右,作爲地租。儘管三國的統治者在不同程度上採取了緩和階級矛盾的政策,但勞動人民的生活仍然是很苦的。當他們走投無路時,便起來進行反抗鬥爭,但這種鬥爭往往被統治階級內部的鬥爭掩蓋了。三國時期世族地主勢力開始抬頭,他們利用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度,逐漸壟斷政權,到西晉時期便形成了具有政治、經濟特權的門閥世族。曹魏後期的“賜客”和孫吳的“復客”制,把農戶賞賜給官員,是西晉按官品佔田蔭客制的先聲。

三國時期,北方(黃河流域)經濟有了恢復和發展,南方(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經濟得到了開發和進步。魏晉南北朝是我國曆史上南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之一,吳蜀的開發爲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過去,人們對祖國古代歷史的瞭解,可以說以三國史爲最多。一些三國的歷史事件和人物,是人所共知的,至今三國故事仍爲人們津津樂道。但人們的這種知識不完全是從歷史書中得來的,很多是從小說《三國演義》以及有關的藝術作品中得來的,因此不免有些與歷史實際不相符合的地方。《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是七分歷史,三分演義,即七分是歷史事實,三分是情節虛構。就是說在重大歷史事件、主要歷史人物的處理上基本尊重歷史真實,在具體情節的安排上做了藝術加工和渲染。作爲小說作品,是可以而且應該虛構一些情節,使事件更加具體豐富,人物更加典型生動,起着小說作品應該起的作用。但歷史小說畢竟與歷史著作不同,我們今天瞭解三國的歷史,不應該根據《三國演義》,而應該主要根據陳壽的《三國志》(包括裴松之的注)、《資治通鑑》以及其他有關史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