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人生厄运是从43岁开始的,直到60多岁去世,患难就没离开过她。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生于北宋神宗末年,父亲李格非也是宋大家。她16.17岁时已出落成窈窕少女,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文学才能。18岁时,与侍郎赵挺之的公子赵明诚结婚。赵是个饱学之士,能诗能文,爱好古文字、古字画。婚后二人感情甚笃,金石玉刻无所不涉。

一次,赵明诚离家外出,李清照很想念他,写了一阙《醉花阴》词寄去。赵读后叹赏不已,又自愧不如。决心要超过才华横溢的妻子。于是他谢绝宾客,苦苦想了三天。竟一连写了50阙词。他把妻子的词杂在其中给他的朋友看。朋友反复欣赏后说,有三句绝佳。赵急追问,原来就是《醉花阴》中写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就是李清照的前期生活。此时她的作品多以家庭生活情趣、夫妇爱情,以及对自然界美的欣赏为主,在艺术上则表现了很高的技巧。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的天真烂漫和羞涩的神态盈跃于纸上。

公元一一二六年,李清照43岁。金王朝大军侵入。作为山东一个地方官的赵明诚和妻子加入了逃难的队伍。经过颠沛流离,心情抑郁,加上水土不服,不久赵明诚就病死了。成了寡妇的李清照无处投靠,只好跟着朝廷无目的地奔逃。辗转奔走了三年,赵构政权才在临安安顿下来。此时她已49岁。随身所带的珍贵文物已散失了绝大部分。李清照在生活上无依无靠,就这样在多难动荡和寂寞中渡过了晚年。此刻她的作品充满了悲凉和愁苦。《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李清照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以完成丈夫未竞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虑激起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感,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南宋王朝的腐败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泡影。她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豪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多年的背井离乡、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李清照最后死在了江南。千古才女名尤在,喟然香消凡尘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