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人生厄運是從43歲開始的,直到60多歲去世,患難就沒離開過她。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出生於北宋神宗末年,父親李格非也是宋大家。她16.17歲時已出落成窈窕少女,也表現出了極高的文學才能。18歲時,與侍郎趙挺之的公子趙明誠結婚。趙是個飽學之士,能詩能文,愛好古文字、古字畫。婚後二人感情甚篤,金石玉刻無所不涉。

一次,趙明誠離家外出,李清照很想念他,寫了一闕《醉花陰》詞寄去。趙讀後歎賞不已,又自愧不如。決心要超過才華橫溢的妻子。於是他謝絕賓客,苦苦想了三天。竟一連寫了50闕詞。他把妻子的詞雜在其中給他的朋友看。朋友反覆欣賞後說,有三句絕佳。趙急追問,原來就是《醉花陰》中寫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這就是李清照的前期生活。此時她的作品多以家庭生活情趣、夫婦愛情,以及對自然界美的欣賞爲主,在藝術上則表現了很高的技巧。如《點絳脣》: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有人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少女的天真爛漫和羞澀的神態盈躍於紙上。

公元一一二六年,李清照43歲。金王朝大軍侵入。作爲山東一個地方官的趙明誠和妻子加入了逃難的隊伍。經過顛沛流離,心情抑鬱,加上水土不服,不久趙明誠就病死了。成了寡婦的李清照無處投靠,只好跟着朝廷無目的地奔逃。輾轉奔走了三年,趙構政權纔在臨安安頓下來。此時她已49歲。隨身所帶的珍貴文物已散失了絕大部分。李清照在生活上無依無靠,就這樣在多難動盪和寂寞中渡過了晚年。此刻她的作品充滿了悲涼和愁苦。《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李清照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以完成丈夫未競之功。金兵的橫行肆慮激起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感,積極主張北伐收復中原。可南宋王朝的腐敗無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爲泡影。她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豪放的《夏日絕句》:生當爲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多年的背井離鄉、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李清照最後死在了江南。千古才女名尤在,喟然香消凡塵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