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爲了能從銀行貸款,56歲的趙某花心生一計,在中介的幫助下,搖身一變成爲一名月入16000元的“公務員”。由於銀行工作人員貸前審查存在漏洞,趙某花憑藉着虛假的收入證明以及房屋所有權證,成功騙取到銀行的信任,並且“順利”拿到貸款30萬元。

紙終究包不住火。時隔一年後,之前一直按期還息的趙某花沒有正常歸還本金,九江銀行南昌分行根據趙某花提供的收入證明材料去江西省工信委找其還錢,卻被告知查無此人。至此,這場騙局才終於被戳破。

爲騙貸搖身一變成爲“公務員”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現年56歲的趙某花是初中文化程度,之前在杭州某中醫門診部工作。2017年7月,趙某花因貸款需求,通過中介人龔某介紹至九江銀行南昌分行申請個人貸款。

隨後,趙某花虛構住房裝修的貸款用途,向九江銀行南昌分行桃苑社區支行提交了其系江西省工信委綜合處副調研員的虛假個人收入證明、其名下位於南昌市紅谷灘龍騰大道的虛假房屋所有權證等。

在這份收入證明中,趙某花搖身一變成爲“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正式職工”,擔任副調研員職務,工作崗位爲綜合處,月平均收入爲16000元。該收入證明上還加蓋了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公章。

憑藉着這些虛假的貸款材料,趙某花成功騙取了銀行的信任。2017年8月,九江銀行南昌分行與其簽訂了爲期一年人民幣30萬元的“易得金”貸款合同,並於同日向其發放了貸款30萬元。

催收時才發現單位查無此人 儘管趙某花稱不記得虛假的工作單位名稱、收入情況,但“幸運”地是,她並沒有接到銀行覈對信息的電話。

據黃某證言,2015年6月份至2018年7月份其就職於九江銀行南昌分行桃苑社區支行。2017年7月的一天,自稱是江西省工信委工作人員的趙某花來網點諮詢辦理貸款的事情,一星期後趙某花將所需的各項材料準備好交給黃某,之後黃某告知趙某花個人信用貸款終審通過。

黃某承認,其並未對趙某花提供的個人收入證明上的工作單位情況和收入情況進行覈實。

時隔一年之後,2018年8月,趙某花的這筆貸款到期,銀行從其還款賬戶上自動扣款216.59元后,發現趙某花無法償還貸款。於是,九江銀行南昌分行便根據趙某花提供的收入證明材料去江西省工信委找趙某花還錢。

然而,江西省工信委人事處出具的情況說明證明,該委綜合處沒有叫趙某花的同志,人事處沒有爲趙某花出具個人經濟收入證明。

同樣,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結果告知單、不動產權屬情況表證明:經在南昌市不動產統一登記系統平臺內進行查詢,截至2018年9月11日,未查詢到趙某花房產證號:紅谷灘新區字第××號的不動產登記信息。

至此,趙某花“公務員”的假身份被戳穿。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認爲,趙某花明知用於貸款的材料是虛假的而取得銀行貸款,造成銀行直接經濟損失20餘萬元,其行爲已構成騙取貸款罪。一審判決被告人趙某花犯騙取貸款罪,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1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