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们讲了长投分为四种情况,按照2014年7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一个公司对其他公司的股权投资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以格力电器为例,教你看清长期投资财务真面目,下次别再被忽悠

长投的2种核算方法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核算方法,分别是权益法和成本法。

一般来说,对于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一般采用成本法。对于合营和联营的公司,一般采取权益法。

以格力电器为例,教你看清长期投资财务真面目,下次别再被忽悠

(格力电器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1、成本法

我先给你讲讲成本法。

格力电器在2017年年报中提到:“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以格力电器为例,教你看清长期投资财务真面目,下次别再被忽悠

这句话的内涵包括了两层意思:

(1)不变的:

按照初始投资的成本计价,除非追加投资或者收回投资,否则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直保持不变的。

比如,A公司持有B公司80%的股份,B公司的总股本是1亿,那么在A公司(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就会记下8000万的长期股权投资。此后,无论B公司是盈利还是亏损,A都会一直把B公司的账面价值记为8000万。

(2)变化的

什么时候,会有变化呢?

那就是,等到B公司分红的时候。比如,当B公司宣布分红5000万时。A公司就可以在利润表上的投资收益部分增加4000万(5000*80%)的投资收益。

{!-- PGC_COLUMN --}

这就是成本法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2、权益法

那么权益法是怎么对长投进行核算的呢?

格力电器在2017年年报中提到:

“本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差额计入投资当期的损益。”

以格力电器为例,教你看清长期投资财务真面目,下次别再被忽悠

简单来说就是,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投,开始时要将成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

如果成本小于所享份额,那么就按照所享份额来调整长投的账面价值,差额的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

比如,假如A公司投资了B公司,持有30%股份,投资成本为3000万。如果当时B公司可辨认公允价值是2亿,那么A公司所持有的份额就实际上是6000万。这说明,A公司低价买入了B公司股份。这时候,A公司需要把对B公司的投资成本记作6000万,同时在利润表的营业外收入部分写上增加的3000万。

如果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是8000万,那么A公司所持有的份额为2400万。相当于A公司溢价买入了B公司的股份。这时候,A公司仍然把3000万作为投资B公司的成本。

刚才讲的是初始计量,那么收购B公司30%的股份以后,A公司应该如何计算B公司的盈亏情况呢?

格力电器的描述如下:

以格力电器为例,教你看清长期投资财务真面目,下次别再被忽悠

这段话很啰嗦,我就不念了,核心意思就是:A公司将按照持股比例计算投资于B公司的盈亏情况。

比如B公司赚了5000万,那么A公司就会将长投增加1500万,同时在投资收益部分增加1500万。

如果B公司亏了5000万,那么B公司就会将长投减少1500万,同时在投资收益部分减少1500万。

听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挺绕的,一会儿是成本法,一会儿是权益法。其实,你只要记得,在我们最常用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只包括合营和联营企业,所以只需要用权益法计量就行了。

课后思考

今天,留给你的一个作业就是,请你打开你熟悉的3家上市公司,看看他们的长期股权投资都包含哪些内容,近几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