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二,康美药业通过财务不记账、虚假记账,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配合营业收入造假伪造销售回款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现在康美药业的“有心之过”已经做实,货币资金没有了,存货却还在那里。

尘埃落定,意犹未尽

时钟先生的财务科普

No.13

2020年5月15日,康美药业收到到了证件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顶格罚款,没有退市,尘埃落定,意犹未尽。

从造假规模上来说,康美药业可以称得上是2019年A股第一造假大案。

而它的家喻户晓,源自于不翼而飞的“300亿资金”。

剧情不复杂,从头说起。

股票的闪崩,就像龙卷风

2018年的康美药业很幸福,眼见着A股市场哀鸿遍野,自己的股价却创了新高。

康美药业赚钱的路子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药品贸易,另一个是卖中药。

2018年中各项业务都干得不错,尤其是卖中药,半年报营收和毛利都增长了40%多。

当然,故事也不能不讲。康美药业的小目标是:围绕“大健康+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积极探索中医药工业智能4.0,率先打造“智慧药房”模式。

在业绩+故事的双轮驱动下,康美药业在5月份的市值已突破1000亿,在所有医药股里排行老二。

但天有不测风云。

造假者最心烦的事情大概莫过于,总有些人闲着没事——写公众号。

2018年10月15日,初善投资在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康美药业究竟有没有谎言》的文章,质疑康美药业“货币现金高、存款与贷款双高以及中药材贸易毛利率畸高”。

不知有没有因果关系,反正康美药业股价闪崩。仅仅6个交易日,300亿市值蒸发,而“蒸发的300亿资金”也在来的路上。

尽管康美药业的管理层第一时间澄清了,但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2018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康美药业立案调查,原因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这一查就查出了高潮。

2019年4月30日,康美药业在披露年报时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让A股市场惊掉了下把——公司账户上有299亿元资金“查无此钱”

至此,康美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无心之失 or 有心之过

对于消失的300亿货币资金,公司最早的借口是“没入账”。

啥叫没入账?举个例子,设想公司用100万去采购药材,这时正确的会计记账方式是: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存货-原材料 100万

由于借方发生意味着资产减少,贷方发生意味着资产增加,所以康美药业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资金要少100万,而存货要增加100万。

结果康美药业说,我家会计天天打“王者荣耀”,搞忘了,没记这笔账……

所以,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资金有100万该少没少,有100万存货该多没多。现在康美药业把账补记了,大家就看到财务报表上的货币资金没了。

在公司年报发布的当天,公司实控人马兴田面对记者的质疑解释说,“市场比较关注的货币资金减少299亿元的问题,并不是一笔勾销,而是大部分转为存货了,我们的存货还是很有价值的……财务差错和财务造假是两件事”。

这个“两件事”的言外之意是,我们只是财务人员工作没做好,并没有财务造假,是“蠢”不是“坏”,你们不能说我不讲道德。

监管机构只是“呵呵”一下,并没有理他。

1家千亿市值的公司会记错300亿的账?脸皮要不要太厚?

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做实了其财务造假的主要“罪行”:

其一,康美药业在2016年、2017年、2018上半年虚增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9.99亿元、100.32亿元、84.84亿元;虚增的营业利润分别为6.56亿元、12.51亿元、20.29亿元。

其二,康美药业通过财务不记账、虚假记账,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配合营业收入造假伪造销售回款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2016年、2017年、2018上半年虚增货币资金的金额分别为225.5亿元、299.4亿元和361.9亿元。

其三,康美药业利用6个工程项目,分别调增固定资产11.89亿元,调增在建工程4.01亿元,调增投资性房地产20.15亿元,合计调增资产总额36.05亿元。

从性质上看,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套路是虚构业务循环。

前面我们提到过,如果虚构收入,一般会先在应收账款上挂账。造假者要是勤勉敬业,需要安排真实的资金流水充当销售回款,把应收账款冲掉。

但康美药业很懒,竟然是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来制作销售回款。

2016-2018虚增的营业收入在300亿左右,2018年上半年虚增的货币资金360亿。两者大致匹配,这些货币资金可能绝大多数都是DIY出来,并“伪装”成营业收入的回款。

这么粗暴的造假方式,审计机构为啥装聋作哑呢?

看到这个事实你就明白了:负责审计的正中珠江,和康美药业合作了长达19年,收到的审计费累计有4000万。

318亿存货压顶

康美药业是有心之过还是无心之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根据其在2019年披露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消失的299亿元(2017年)中有183亿元是因为采购中药材时已经支付了资金,但是没有入账。

所以,我们看到2017年公司的财务报表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货币资金不翼而飞的同时,账面存货大量增加。

如果是无心之失,真地是记错了账,说明康美药业买存货的行为是真实,那么账面的存货是真实的。

但如果是有心之过,货币资金减少不是因为忘了入账,而是被人为虚构的销售回款,那么其买存货的说辞也就占不住脚。既然买存货的钱是假的,那么存货还能是真的?

现在康美药业的“有心之过”已经做实,货币资金没有了,存货却还在那里。

静态来看,康美药业的存货畸高明显。根据康美药业《2019年度主要经营业绩报告》,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高达318亿。总市值却只有141亿元,不到存货的一半。

与此同时,计算得出的存货周转天数高达1290天,令人发指。但2019年公司亏损38亿,存货却没有减值。

上面的数字都是未经审计的,那审计机构这时候在干啥呢?

康美药业的原审计单位正中珠江已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新审计单位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则正在困窘中——由于公司bug实在太多了,所以2019年年度报告需要延期披露。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的财务报表还将因318亿的存货面临极高风险。

此雷不除,谈什么未来?

未完待续……

A股市场就是这么奇妙,康美药业在收到罚单的当天——涨停了。

人们管这种神奇的超自然现象叫做“靴子落地”。大意就是,既然罚都罚了,你还能把我怎么样?

而且比起300亿体量的财务造假,罚款的金额只有60万,这有点尴尬。

接下来,上海证券交易所还要作出是否对公司股票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决定,但以目前的情形看,康美药业在业绩调整后也不会出现连续3年亏损的情形。一通操作后大概率公司还在。

此外,根据《证券法》第85条及最高人民法院虚假陈述司法解释规定,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被证监会处罚,受损投资者可以依法起诉上市公司等被告索赔,索赔范围包括:投资差额、佣金、印花税和利息损失等。

康美药业的舞台剧还远没有演完,但无论如何,却再也回不去“年少的时光”了。

时钟先生 |世界500强风控

打辩论√ 讲财务√ 券商首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