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对比消费金融主要靠内部催收部门(如前文提到的美利车金融的武昌分公司),现金贷和714高利贷依然在法律的边缘试探,银行信用卡的催收业务已经是最有可为、监管风险最低的领域了,受《意见》影响是最小的。不然,充当类似51信用卡新闻中外包催收公司角色的湖南永雄,也不会在这种情形下要逆势赴美IPO了,10月23日刚刚提交了招股书文件。

作者:云图

编辑:宏瑜

双十一佳节之际,一串警车围住了美利金融的武昌分公司的办公地,员工们都被警方强制休假过节了。而美利金融旗下的美利车,刚刚在10月31日递交招股书拟登陆纽交所。

据悉,武昌分公司是美利金融的风险管理中心。说是风险管理中心,实际上就是美利金融贷款的催收部门。

还有传言,北京望京绿地中心的美利金融总部也有警方造访调查,带走一些员工,但是美利金融的公关部门澄清,总部一切正常,被调查的事和赴美IPO的美利车金融没有关系,武昌分公司情况“还在了解”。

但其实10月21日《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发布后,这种新闻在整个风声鹤唳的互金行业并不意外。

《意见》发布当天,51信用卡(02051.HK)总部就被杭州警方拜访,高管在内的大批员工被带走,当天股价闪崩40%。后来高管们配合完调查一一回来发声,才确认是公司的外包催收出了问题。

催收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离普通人的生活既远又近。

比如我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催收,还是之前经常在办公楼楼梯间碰到一位讲电话的女士,每次在重申“我这不是没钱吗,有钱肯定会还你们的呀”之类的说辞。公司搬家后就没遇到过了,现在十分好奇《意见》发布后,这位女士接电话的频率是不是会低一些,也好让她专心工作早日还款。

但同时作为被朋友欠钱多年不还的另一位女士的女儿,有时又会觉得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神秘的催收行业的确有存在的必要。

不然,充当类似51信用卡新闻中外包催收公司角色的湖南永雄,也不会在这种情形下要逆势赴美IPO了,10月23日刚刚提交了招股书文件。

那么我国的催收行业,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或许这份招股书可以为我们揭开行业一角。

一、催收合法吗?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催收,可能还停留在影视作品里:

粤语里叫收数

也有一些催收录音流传于网上,有威胁的,也有让人感叹催收员也不容易的,有兴趣可以点击本文末尾的视频见识一下。

而作为一家冲击IPO的企业,湖南永雄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明确,湖南永雄主要是在做信用卡催收的业务。

招股说明书营业额项

要知道,催收公司至今仍处于被默许存在但没有明文规定合法的灰色地带。1995年、2000年,国家曾两度明令禁止开办“讨债公司”,直到2015年,工商总局才把“信贷催收”、“应收账款管理外包”纳入企业注册经营的范围。

湖南永雄的营业范围则是资产管理、软件服务等一堆中包含着“受商业银行委托提供银行信用卡及其他信贷业务的催告通知”。而对比消费金融主要靠内部催收部门(如前文提到的美利车金融的武昌分公司),现金贷和714高利贷依然在法律的边缘试探,银行信用卡的催收业务已经是最有可为、监管风险最低的领域了,受《意见》影响是最小的。

但是上表可以看到,永雄的信用卡业务的营业额占比从2016年、2017年的96%到2018年的80%,再到2019年上半年的72%,下降了不少。这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但同时也意味着监管风险的上升。

在互金公司如今自身不保的行情下,信用卡催收业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招股书中显示,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就逾期款总值和催收专员人数而言,湖南永雄是中国最大的信用卡逾期款回收服务提供商,遥遥领先第二名:

然而,信用卡催收行业的竞争格局高度分散,现在市场上大约有3000家服务供应商,龙头效应并不明显,第一名的生意也不一定多好做。

二、催收行业里的AI

信用卡催收本身就属于催收行业里最正规的领域了,那么湖南永雄这样的信用卡催收龙头具体是怎么工作的呢?

《意见》发布后,“通讯录轰炸”这种催收手段基本已经在永雄这类的大公司绝迹,于是他们提出了AI催款。

永雄在18年底,购买了一家北京公司的AI服务,但却并不是用AI来打骚扰电话。

在招股书中可以看到,一方面AI可以利用数据模型评估出对方的还款能力,分析回款概率,并据此向催收员推荐谈判策略;另一方面,AI的声纹识别可以实时检测催收专员的情绪和语言,提醒不当行为,据说还能抢先挂机,避免祸从口出带来法律风险。

毕竟逾期款回收率是催收行业的核心指标之一,而法律风险是催收行业的核心痛点。

三、催收成功率如何?

催收公司能挣多少?

要弄明白这两个问题,我给大家列了一个表:

对照这个表,可以看到,逾期款按照逾期时间长短划分为3级,级别越高,代表催收难度越大,佣金率也越高。

同时级别越高,逾期款的金额也往往也越大。两边一乘,就构成了催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回收率和佣金率双双下滑,这也导致了毛利率和净利率也都双双下降。

从2016年到今年上半年的3年间,毛利率从44%降到25.9%,净利率从22.4%降到6.3%。

龙头公司尚且如此,催收行业的暴利期真的过去了。

四、催收公司真能上市吗?

美利车要顶着一堆比“奔驰女”控诉的金融服务费还严重的“诱导贷款”的投诉去美股上市,想做二手车第一股也就算了,湖南永雄作为一个催债公司也要去纳斯达克上市,靠谱吗?美股真的什么公司都收吗?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毕竟美股早已有催收公司上市的先例。

美国的催收龙头PRA,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而对比其4000多名员工的规模、20多年的历史,另一家催收新贵TrueAccord凭借着几十个员工就通过AI和社交网络催收,管理着近16亿美元的债务(2017年的数据)。

但这些都是建立在美国无孔不入的信用体系之下的,中国的催收公司,做起事来要难得多。

总之,催收行业的市场规模不小,利润不低,但竞争激烈,又面临着监管风险,却又是金融体系中不能缺失的一环。现在p2p已经开始接入征信体系,如果我国的信用体系能取得更大的发展、法律更加明确,催收行业能走上正轨,湖南永雄倒是大有可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原创不易,在看鼓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