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4月19日文章,原題:阻止中國崛起已爲時太晚,西方應開始質疑自己的成見 不久前,《經濟學人》一篇文章哀嘆西方輸掉了對中國的打賭。什麼賭?即一旦中國變得更富有,其民衆必然渴望民主。這意味着中國人會採用西方制度,他們會想要變得與我們一樣。但目睹柏林牆倒塌後,中國卻讓我們處處失算。

  如今對我們來說,中國是一支不可小覷的新力量。但西方經濟體多數人對中國的政治或人民大會堂會議背後的目的知之甚少。批評人士稱,西方企業在這個龐大經濟體經營多年,但那裏沒有自由市場,競爭環境偏向本土企業。我們應如何理解在中國出現的世界新秩序?

  特朗普那類貿易保護主義者說,解決辦法很簡單:強硬起來阻止中國人輕而易舉收購西方公司和基礎設施,嚴控我們的知識產權。這種態度或服務於當前某種目的。但若認爲中國會像以前那樣依賴西方創新,恐怕就是自欺欺人了。

  我所知道的中國對研發和知識的投入前所未有。中國想在環境和高端製造業領域世界領先。與關閉核工廠的德國不同,中國正在建新一代核電廠。在電動汽車、核能或工業4.0等創新領域,中國不甘於處於西方從屬地位。這是個根本性經濟變化——世界格局在變,美國不要以爲自己永遠第一。

  再看中國的發展模式——在非洲、中東和波羅的海等國家受到密切關注。非洲窮人早領教過西方援助。如今他們使用着中國出資修建的交通基礎設施,在中國人投資興建的工廠工作。他們在想,這可能是適合自己(國家)的發展模式。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令8億多人脫離貧困。到2015年,中國達到所有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如今,中國的創新基礎已與美國旗鼓相當……

  阻止中國崛起已爲時太晚。隨着中國日益繁榮並打造“一帶一路”,它正改變亞洲和非洲人的生活。那些等着乾淨的水和衛生條件的家庭不希望我們阻止中國進步。中國的雄心已然在那裏。若坦誠,我們應開始質疑自己的成見。許多現代經濟學家指出,西方未能解決(自己)日益嚴重的不平等和社會腐爛等問題。▲(作者基斯·伯內特爲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校長,陳俊安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