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貸又一“富礦”!商業銀行批量搶奪,竟然用這個辦法

掃戶、掃村、掃街……一直以來,這種費力、費時的“地毯式”獲客方式,都是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小貸業務的不二之選。

這樣做並不奇怪。很多鄉村,不僅偏僻,而且農戶居住分散;縣鄉街道居民也需要登門拜訪,才能採集到信貸需求數據;有的農村金融機構,觸角伸向異地,在當地毫無客羣基礎,不耕耘,便沒有收穫。要想獲客,除了掃戶、掃村、掃街,似乎別無他法。

即便在今天,掃戶、掃村、掃街活動,仍被很多農村金融機構視爲小貸獲客利器。這在地域差異巨大的中國,在一些經濟不發達的鄉村,仍不算過時。

現金貸又一“富礦”!商業銀行批量搶奪,竟然用這個辦法

不過,互聯網時代畢竟來了。作爲基礎設施,互聯網已與人們的生活水乳交融,也早應成爲農村金融機構運行包括小貸在內的一切業務的基礎。

發展小貸業務,掃戶、掃村、掃街之外,有沒有成本更低、獲客更快、更具競爭力的批量獲客方法?當然有,互聯網提供了無限可能。

如果說掃戶、掃村、掃街,目標聚焦在零散個人客戶身上的話,那麼農村金融機構服務的中小企業的員工,便是農村金融機構可以批量獲取的客戶。而通常,農村金融機構只重視中小企業業務拓展,卻忽視對企業員工信貸需求“富礦”的深入開採。

現金貸又一“富礦”!商業銀行批量搶奪,竟然用這個辦法

農村金融機構服務的中小企業,有的員工多達數千,甚至上萬。這些員工不僅日常有小額消費需求,也有臨時資金週轉應急需要。問別人借,欠人情,不好意思;借高利貸,那是個利滾利的吸血黑洞。如果農村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技術,針對企業員工,採取白名單制,在手機銀行上推出一種“秒申秒貸”、純信用、額度在30萬以下、一年內隨借隨還或者隨還隨貸的便捷小額貸款產品,這樣一個企業一個企業做下來,批量獲客成本和效率會怎樣?誰要是做成了這種人人需要的“錢包”,誰要是能把這些原本屬於現金貸的潛在客羣需求,批量化、一次性搞掂,小貸業務將會呈幾何級數增長和放大。

這不是空想,已有農村金融機構開始試水。

現金貸又一“富礦”!商業銀行批量搶奪,竟然用這個辦法

試水的市場基礎在於,一方面,在強監管政策下,互聯網小貸和現金貸業務因網貸平臺無法染指,急劇萎縮,市場出現了巨大空白,目前尚無持牌機構大舉介入,此時農村金融機構只要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深耕區域,利用互聯網觸角,爲企業員工送去“錢包”,便能以批量方式,低成本快速獲客,高效率做大規模;另一方面,微衆銀行“微粒貸”攻城略地的表現,以及對微衆銀行業務的貢獻度,已經證明,小額貸款市場空間廣闊,可以成爲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重要一翼。當然,從農村金融機構自身情況看,發展到目前,普遍面臨發展瓶頸和向何處去的困擾,在“低頻、大額”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如何發展“高頻、小額”的小貸業務,確實考驗着農村金融機構管理層的智慧。而目前線上小貸業務的廣闊市場,確實提供了難得的轉型發展契機。

現金貸又一“富礦”!商業銀行批量搶奪,竟然用這個辦法

之所以發展線上小貸,要採取白名單制,是因爲通過互聯網批量做純信用小貸業務,網上欺詐風險極高。現金貸此前的發展情況表明,無門檻的放貸,最後必然帶來逾期和暴力催收。農村金融機構涉足線上小貸業務,首當其衝就是要確保貸款能精準投放到有償還能力的人手中。如果對企業員工設定一定標準,比如在企業連續工作滿三年、月工資收入3000元以上,將這樣的員工批量導入白名單,就能有效降低違約風險,快速獲得成功,並能在不同企業甚至政府部門間複製,最終把小貸業務做成農村金融機構有競爭力的業務。

2014年12月開業的微衆銀行,僅用三年多時間,就將資產規模做到了近700億,令傳統商業銀行歎爲觀止。其有效客戶近3800萬人,筆均貸款8100元、戶均餘額約1.2萬元,近93%的客戶貸款餘額低於5萬元。這些數據無不說明,市場對“零錢包”式的現金貸產品需求非常強烈,也表明農村金融機構以互聯網思維做小貸業務,天地廣闊,大有可爲。

當然,在手機銀行上推出網絡小貸,讓白名單上的客羣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能隨借隨還,需要農村金融機構加大科技投入,需要真正做到“秒申秒貸”,給客戶良好體驗。這對於科技實力弱的農村金融機構,是個很大的挑戰。然而,所有投入和付出都是值得的。農村金融機構不僅要掃戶、掃村、掃街,更要順應潮流,擁抱互聯網,擁抱金融科技,用互聯網思維實現批量獲客,在搶佔市場空白中,把小貸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做成可以讓農村金融機構展翅翱翔的另一翼。

現金貸又一“富礦”!商業銀行批量搶奪,竟然用這個辦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