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求婿???

Kate虛歲24,週歲22,長卷發,手上和脖子上掛着卡地亞的手環,和每一個在國外唸書的白富美沒有任何區別——除了她正在招上門女婿,且擁有自己的徵婚啓事。

這是專門找人做的,一張修得面目全非的寫真,還包含有大量信息:

跳過短短兩行自我介紹,纔是字體加大的重頭。

配圖也是從近百張照片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張是Kate父親在大會議桌面前跟某領導握手,一張是Kate父母在一線車間視察、背景是兩臺大機器,再一張一家三口停了兩輛豪車的別墅門口頷首微笑。

後兩張照片都是中介提點拍攝,拍照穿的衣服、甚至車頭朝的方向、以及三人的站姿都有講究。封面上抱着手臂的Kate爸面帶微笑問你,“願意娶我女兒?叫我岳父嗎?”


“招女婿是一盤生意”

“重金求婿”這樣的事,可能在一些地方只是印在故事會的奇情故事,但在浙江蕭山、東陽一些地方確是長久以來的傳統。早先爲了補充家庭勞力,到了如今就是一爲拆遷、二爲接班。

Kate爸一直覺得自家女兒爭氣,本科是重點,現在又要出國留學,怎麼好去跟一溜兒專科的女孩子爭女婿。他想從身邊做企業的朋友和工作裏遇到的年輕人種留心,不過或許還是緣分未到,幾次開口都沒碰到合適的。最後還是聽了老婆的建議,去中介也留留心。

不過到了中介,聽說是招女婿,女兒的資料就只兩三行就能填完,學歷也只是個勾選項,Kate爸勾完“本科”,忍不住在旁邊打個括號寫上(重點)。

“這個不用寫的啦,本科就可以啦。”

“一本兩本三本差得還是多的吧。”

“沒關係,沒關係,喏,後尾房產企業信息寫得清楚點就行啦!上面這些嘛,人家又不是來挑老師的,差不多就好唻。”

不過Kate爸還是不死心,頭兩趟見面,還把女兒的託福成績同設計作品一道做進了資料文件袋裏,沒想到對方落座草草一翻,讚一句您女兒真優秀,就立馬切入正題,“您公司去年的銷售額這裏寫得是……我想問問……以及現在的管理問題……”

夾在裏廂的自己的兩張設計單頁,Kate懷疑擺進去以後就沒見過陽光。

“獨生女兒,

家業怎麼辦?”


Kate是家裏的獨養女,自從上大學以來,過年就開始有親戚問,“什麼時候給你爸媽招個女婿來呀?”見着爸媽又開始說,“喲,你女兒這麼大了呀!好給你們招個女婿回來接接班,你們兩個也好享享福了。”

她曾經一直覺得父母還蠻開明,一路都很尊重支持女兒的決定。小時候喜歡畫畫,他們就送去學畫,挑大學專業的時候,選與家裏生意完全無關的室內設計,他們也同意,一直到現在想出國去學藝術,他們也都贊成。

但一切都在準備去美國留學的前期發生了改變,原先對自家女兒情感生活不太上心的父母,突然開始詢問Kate有沒有長期交往的對象,又是旁敲側擊、又是急風驟雨,中心思想一言蔽之:催她相親。

Kate至今記得有次爸爸酒局回來,人有點磕磕絆絆地站不穩,躺在沙發上拉着她說,“爸爸年紀大啦,天天這麼也做不了多久了,你也大了什麼時候幫我找個幫手啊”,說着話的爸爸眼睛裏全是紅血絲,額頭上都是一道道的皺紋。Kate下定決心,配合父母找個心儀的女婿,算是給家裏做的不多貢獻之一吧。

“不懂供應鏈管理

相親時是要出問題的


她們去的那家婚介號稱是隻做“定製會員”的超精品服務,去一趟帶的材料可能比Kate出國準備的都多。

填表!填表!縱然是個個微笑服務,填多了也煩。再之後又是各種材料的複印件、確認件。聽說是之前喫過會員材料拼不攏的虧,現在一樣樣都嚴格把關、精心覈實。這倒讓媽媽覺着蠻放心,越多表格,好像未來女婿也就越來越有保證。

她們挑了後邊擺滿了成功案例的“精品奢享套餐”,說是有個小姐妹的女兒也是選的這個,順順當當討了個優質的上門女婿。

招待小姐笑語盈盈,還主動打了個折頭,讓她們坐一會兒,說是馬上就可以看資料,最快這周見兩個。最後的合同跟留學中介合同倒都蠻相似,保證安排多少次見面、多少位至尊會員,多少次集體活動浪漫邂逅,硬梆梆的數字並不削減我父母的浪漫想象,反而教他們覺着是份安心踏實的保證。

不過他們也確實效率驚人,簽完協議,隔天就通知約個時間去“浪漫約會”。

不同於之前,這回“浪漫約會”像是一場“招聘羣面”,中介的全程紅娘顧問、父母,還有一個父親信賴的副手,五個人坐在桌子的這一邊,對過一個身着休閒西裝的年輕人顯得單槍匹馬、勢單利薄。

而Kate本人坐在那裏,看着旁邊四人一個個輪流發問,左邊的爸爸和副手主問管理經驗、市場判斷、行業前景,“供應鏈”、“KPI”齊飛,幾乎誤入了一場專業招聘。右手的媽媽和紅娘一來一往問婚姻理解、未來家庭規劃、子女教育以及夫妻關係處理。看着那個男生左右招架,偶爾不知道該說什麼而流露出的窘態,幾乎讓Kate有些同情。這樣的面試都能扛過,該會是什麼樣的人啊?

偶爾涉及談到夫妻爭執之類的問題,這些人才短暫地把目光放在了Kate身上,大多數的時間裏,她好像只負責微笑、迎接和歡送。當然,打分評判、決定去留也沒她的事,評分表不知是誰做的,居然還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從頭到尾,Kate跟那個男生就說了三句話,“你好,我是xxx”、“對,準備出國,預計之後畢業會回來發展。”、“好的,再見。”男生有些靦腆,緊張的時候會忍不住抿下嘴,Kate對他印象其實不壞,袖口領口都很乾淨,笑起來也很真誠。但他真誠的笑最終還是沒有打動爸媽,因爲看起來不夠活絡而在評分表上落敗,最後淘汰。

不過也跟面試一樣,企業想考量員工,員工也會考量企業。好幾個“應聘男生”剛坐下來答上一圈,就開始主動問詢更多細節,有面試還沒完,就提出下次見面要不就安排在公司的人;還有反覆拋些生意上的問題來跟Kate爸對談的,試圖驗證這坐着的一排人是不是騙子。不過他們在意的,似乎並不是女孩,而是廣告上的許諾能否成真。

中介第一輪介紹了五個,也都是按照他們的要求,在評分表上極爲高分的優秀選手。只不過打電話過去問,結果已經被另一家看中了,那家條件比Kate家好得多。

中介小姐勸媽媽:“心平一點,我們有的也降一降,成功機會也大一點。”

Kate媽本來就懷疑中介是不是隻準備少數的優質資源反覆使用,到後邊中介一路勸她降降降聽着更不是滋味。這番勸告最終傳到爸爸耳中,卻成了一封鼓動書。

他深信自己輸在了“信息渠道窄”,因此下手不夠快上。而中介這裏的信息源又是多家供給,未必一手,“靠誰不如靠自己”,他撤回了一開始“專業事就要交給專業人來做”的信仰,開始自己披掛上陣挑女婿。

先是各路飯局應酬裏頻託身邊的朋友繼續留心,一面又開始帶Kate去參加飯局。可惜這些場合認識的男生,很多並不願意做上門女婿。他們中不乏聊得趣味相投的同齡人,但最後落實到婚姻和招婿上,卻常成了兩家家長之間的博弈。

而Kate去年年底已經陸陸續續收到了幾個學校的offer,父母越來越急。婚介所之前做的那份徵婚形象單頁,又被加印了200份,父親在公司放了一些,出門隨身公文包也裝上,彷彿要抓住隨時隨地可能遇着的一切機會。印着個人信息的黑體字伴着粉色溫馨玫瑰的單頁,還是片刻不能讓人聯想到浪漫,倒像是路邊被硬塞到你手裏的小廣告,急切踊躍。

”上禮拜我爸回來往沙發一靠,嘆了一長口氣,我還以爲他生意上遇到什麼麻煩了,”Kate苦笑着說,:“後來他嘆口氣跟我說,今天談生意碰到一個挺精神的小夥子,他都把手伸包裏想拿單頁了,‘結果他轉頭借個電話,我晚上不回家了,你跟寶寶早點睡啊’,我們還是晚了,好的都被人家挑走了。”

Kate看了看父親的臉,失落是真的,懊喪也是真的。那種情緒像失戀,也像預期穩當的生意泡了湯。

撰文/編輯:咕咕,小羊

正文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