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基度山恩仇记》、《茶花女》、《小王子》、《第二性》……这些许多人家中书架上的“必读书”,有着同一个译者名字:郑克鲁。

郑克鲁:广东中山人,生于澳门,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65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获得法国政府教育勋章,同年调至上海师范大学工作,现任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

自1979年,郑老在《世界文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译作--巴尔扎克的短篇小说《长寿药水》迄今,在这近40年的岁月里,郑老一共发表了1700多万字的法语文学译作,他翻译的《悲惨世界》《基督山恩仇记》《茶花女》等名著,一直以来都是广大中国读者阅读法国文学的首选。他也因在翻译上取得的重要成就,在1987年荣膺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化教育一级勋章”,2008年被评为“中国资深翻译家”,2012年获“傅雷翻译出版奖”。他主持编写的《外国文学史》是中国高校学习外国文学的权威教材。

出乎意料的是,郑老当初接触法语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1957年,他报考大学时,本打算报考北京大学俄语系,不巧的是当年的俄语专业不招生,他只好报考法语专业,从此与法国文学结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西北大学的杨昌龙教授这样评价郑老:“他学养深厚,具有强烈的经典意识,对翻译,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忠贞不渝,不离不弃,他将专业等同于生命,他为了他的专业而活着。”作为郑老的学生,翻译家朱振武这样说:“如今快80岁的人了,仍然每天从早到晚在办公室做翻译和研究,清茶一杯,青灯一盏,达到了水深流静的境界”。对于自己的译作,郑老这样说:“一本小说有几十万句,不可能做到句句精彩,即使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做到,但我想,也许这样可以留有余地让后人去发挥”。80高龄的郑老还在继续“战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停滞不前呢?

何为“工匠精神”?莫不过如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