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總面積2.66萬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轄市。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的建城史,爲楚漢文化的發源地。

南陽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戰國時期,南陽已成爲全國八大都會之一;西漢時,南陽水利與關中鄭國渠、成都都江堰齊名,並稱全國三大灌區,是全國著名的五都之一;東漢時,光武帝劉秀起兵南陽,成就帝業,南陽被稱爲“帝鄉”;漢代南陽人才輩出,燦若繁星,湧現出了“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商聖” 范蠡、“謀聖”姜子牙等聞名世界的偉大科學家和醫學家。

然而南陽的出名,更大的原因在於南陽境內的一條山崗,位於南陽市區西南,綿延數十里,俗稱西崗,又名臥龍崗。這裏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隱居躬耕地,漢昭烈皇帝(劉備)"三顧茅廬"處,"三分天下"的策源地,因孔明又稱臥龍,因此得名,也是歷代官方祭祀諸葛亮的地方。

南陽武侯祠依嶺就勢坐落在臥龍崗上,有1800多年曆史,2007年榮膺爲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魏晉時期,後人已在南陽臥龍崗上建庵祭祀。唐宋時期,南陽臥龍崗諸葛庵已聞名天下,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在《南都行》中雲:"誰識臥龍客,長吟愁鬢斑"。劉禹錫在《陋室銘》中讚美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元延佑四年(1317年)仁宗皇帝交中書平章政事與翰林集議,命名南陽臥龍崗古建名勝爲"武侯祠"。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知府羅景主持重修武侯祠,並依前人“龍崗全圖”復建了“臥龍崗十景”(草廬、古柏亭、梁父巖、抱膝石、半月臺、老龍洞、野雲庵、諸葛井、躬耕亭、小虹橋)和臥龍書院。

然而更多的人不知道的是,臥龍崗又名麒麟崗,因爲“人中麒麟”百里奚曾隱居於此,故又稱麒麟崗。一道普通的黃土崗竟然出了兩個大人物,後人只好把這座崗分了兩半,一人“給”了一半,南段叫臥龍崗,北段叫麒麟崗。

百里奚,春秋虞國(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人,秦穆公時賢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又稱"五羖大夫",是秦穆公用五張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回的一代名相。

百里奚自幼家貧,在齊遊學時曾乞食於人,爲騫叔收留,因得不到齊的任用,經騫叔推薦回虞國爲大夫。周惠王22年(公元前655年)晉獻公根據大臣荀息的計謀,用玉石和寶馬賄賂虞國國君,達到借道虞國出兵攻打虢國的目的。虞王不聽百里奚的忠告,讓晉國借道。晉滅虢三年後,又回師滅掉虞國(成語滅虢取虞 的典故),百里奚被俘。正好秦穆公以求婚於晉,於是晉獻公將百里奚作爲陪嫁臣送到了秦國。百里奚不堪其辱,逃回楚地(今南陽),被楚人所執以牧牛爲生。後來,秦穆公知道了百里奚的賢能,於是以緝拿逃奴爲由,用奴隸身價――五張羊皮將百里奚贖回,拜爲大夫,因此百里奚又號"五羖大夫"。在百里奚主持秦國國政期間,百里奚"謀無不當,舉必有功",輔佐秦穆公倡導文明教化,實行"重施於民"的政策,讓人民得到更多的好處,並內修國政,外圖霸業,開地千里,稱霸西戎,統一了今甘肅、寧夏等地區,開始了秦國的崛起。據《左傳》、《史記》記載,百里奚去世後,秦國不論男女都痛哭流涕,連小孩子也不唱歌謠,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發出相應的號子。

百里奚認妻

百里奚位居秦國宰相,是兩千年前統一大中國的奠基人之一。秦穆公稱之爲至高無上的尊者。韓非子稱之爲聖人。孔子、老子、孟子、荀子、莊子、韓非子等古代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的一些思想觀點,都來源於百里奚。春秋戰國時期的君主大臣都在學百里奚施政治國的思想、方法、策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