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醫院破3.3萬個:民營醫院佔比超六成 診療人次卻不足15%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廖 丹    

5月22日,國家衛健委發佈《2018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公報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7年的76.7歲提高到2018年的77.0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9.6/10萬下降到18.3/10萬,嬰兒死亡率從6.8‰下降到6.1‰。

從衛生資源情況來看,2018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97434個,比上年增加10785個。其中:醫院3300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43639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8034個。

醫院中,公立醫院12032個,民營醫院20977個。醫院按等級分:三級醫院2548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442個),二級醫院9017個,一級醫院10831個,未定級醫院10613個。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民營醫院數量繼續增長,佔醫院數量的比重爲63.5%,但其去年的診療人次爲5.3億人次,僅佔醫院總數的14.8%。

從病人醫藥費用來看,2018年,醫院次均門診費用274.1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6.7%,按可比價格上漲4.5%;人均住院費用9291.9元,按當年價格比上年上漲4.5%,按可比價格上漲2.4%。日均住院費用1002.8元。

據公報顯示,2018年,醫院次均門診藥費(112.0元)佔40.9%,比上年(42.7%)下降1.8個百分點;醫院人均住院藥費(2621.6元)佔28.2%,比上年(31.1%)下降2.9個百分點。2018年各級公立醫院中,三級醫院次均門診費用上漲5.2%(當年價格,下同),人均住院費用上漲1.7%,低於公立醫院病人費用漲幅。

從人口家庭發展情況來看,公報顯示,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二孩佔比保持在50%左右,性別比繼續穩步下降。母嬰設施建設紮實推進,應配置母嬰設施的公共場所配置率達到88.3%,順利完成階段性目標。

其中,在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政策方面,2018年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和扶助“三項制度”共投入資金190.1億元,比上年增加31.6億元;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受益124.7萬人,西部地區“少生快富”工程受益1.9萬戶。

(本文來自於每經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