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走向共和》)

黎元洪繼任總統後,出於政治利益的考量,在許多重大問題上都與段祺瑞存在重大分歧。比如段一再找藉口推遲國會的重開,而黎則認識到國會可以限制段的勢力,擴大自身權限,所以對恢復國會起支持和促成的態度。又如在敲定帝制禍首的名單時,黎段也都有各自的主張。

儘管瞧不上黎元洪的能力,又存在着諸多分歧,但段祺瑞初期在表面上還是與黎元洪能夠合作的。這主要是由於他們有互補的一面——段祺瑞需要用黎元洪來維持“中央是團結的”這樣的國家形象,以便對付南方的各黨各派,而黎元洪雖爲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可是手中無兵,缺了段祺瑞,場面也撐不下去。

就這樣,大家你讓一步,我讓一步,用利益交換的辦法解決了一些分歧。在此之後,他們又合作裁撤了帝制時期的機構和職官,取消了部分專制獨裁的法律條例,同時放開報禁,撤銷政治犯通緝案,使自“二次革命”失敗以來,遭受重創的民主共和制度得到了局部的恢復和發展。

可惜好景不長,黎段配很快就出現了維持不住的跡象。

(電視劇《走向共和》,黎元洪和段祺瑞)

段祺瑞主掌國務院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靈魂”徐樹錚。他打算讓徐樹錚當國務院祕書長,於是便請張國淦去跟黎元洪講。

過去袁世凱當總統時碰到的惱火事,如今一般無二地又讓黎元洪給撞上了——徐樹錚在公務中向以氣勢凌人著稱,還在段祺瑞沒當總理前,時任副總統的黎元洪就領教到了,有一次他竟然還被徐樹錚當着面拍了桌子。

以前還是偶然碰面,如果讓徐樹錚當了國務院祕書長,就得三天兩頭打交道了,黎元洪如何能夠接受。聽張國淦把段祺瑞的提議一講,他的臉馬上沉了下來,並以和袁世凱一模一樣的理由予以一口回絕:“段總理是軍人,徐樹錚也是軍人,軍人做總理,不能再以軍人做祕書長。”

明人面前不說暗話,黎元洪隨後還是向張國淦和盤托出了他的真實想法:“我不能與徐樹錚共事,不但不能共事,且怕見他,我見了他,就如其刺在背。”

張國淦曾經在袁世凱那裏碰過一次壁,豈能不知徐樹錚之性格爲人,但他受段祺瑞所託,又不能不對黎元洪進行勸解:“樹錚鋒芒畢露,究屬軍人爽直一派,總統還是多包涵些。”

(電視劇《走向共和》,黎元洪)

黎元洪仍然連連搖頭,毫不猶豫地說:“我總統可以不做,但絕對不能和徐樹錚共事。”

黎元洪不答應,要是照直回覆段祺瑞,段祺瑞的臉也註定會黑得跟個鍋底似的。張國淦左右爲難,只好問計于徐世昌。

徐世昌聞之一笑:“黃陂(黎元洪)太不瞭解芝泉(段祺瑞)啦!”隨即驅車同張國淦一起來到總統府。

黎元洪見到徐世昌時尚餘怒未消,說:“相國(因徐世昌曾在清廷任軍機大臣,故都尊稱他爲‘相國’),總理要做的事一萬件我都依從他,就這一件我辦不到。”

徐世昌出語驚人:“我以爲你一萬件事都可以不依從他,唯有這一件非依從他不可。你怕樹錚跋扈,芝泉(段祺瑞)已經夠跋扈的了,多一個跋扈也差不了多少。”

徐世昌親自來勸解黎元洪,主要還是怕黎段兩人鬧僵,重演當初袁段不和的一幕。他開導黎元洪:“總統請想想,爲了徐樹錚,芝泉(段祺瑞)當年不惜與項城(袁世凱)反目,況今日乎?”

徐世昌的適時提醒,讓黎元洪倒抽了一口冷氣。他終於在態度上軟了下來,嘆口氣說:“就依相國的辦吧!”

(電視劇《走向共和》)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民國總理段祺瑞》)

實體書《民國總理段祺瑞》已出版上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