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動汽車着火的新聞層出不窮,不管是行駛中純電動乘用車,還是正在進行充電的電動大巴,都發生過自燃事故。

而且這些事故他們輕則傷財,重則亡命,一般都有很嚴重的後果。所以今天我們就從電動車自燃的過程,誘因以及防護措施三個角度,聊聊動力電池熱失控的那些事兒。

從統計數據上看相比於傳統燃油車,純電動車發生自燃的概率要小得多,並且基本上問題都出自於車上的動力電池,其它部件可皮實了,目前動力電池的種類較多,從封裝方式上分爲圓柱型,方形和軟包三種。

根據正極材料的不同,分爲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鋰等等。但是這些種類的電池萬變不離其宗,他們都有類似的儲能原理與電化學特性,並沒有哪種電池有全面的領先優勢,這也是目前商業化市場中多種技術路線並存的原因之一。

其實生活中鋰離子電池發生熱失控的案例並不罕見,當初三星的電池門事件,原因也是手機裏的鋰離子電池存在設計缺陷造成的。

可見具有發生熱失控的風險是現階段鋰離子電池的特性之一,那什麼叫熱失控呢?

熱失控是指電池內部發生的連鎖反應,引起電池溫升速率急劇變化的過熱現象,主要表現爲冒煙着火還有爆炸。那位說嗨,這三個階段我熟啊。小時候玩火點着之前先冒煙,然後火燒起來了。爸媽知道我又玩火了,扒了褲子就是一頓暴打,不就這三個階段嗎?

這鋰離子電池發生熱失控,可跟小時候淘氣玩火不一樣,隨着溫度的升高鋰離子動力電池依次經歷了高溫容量衰竭。

SEI膜分解,負極電解液反應,隔膜融化,電解液燃燒等過程。咱們先說冒煙階段,是因爲電池內部發生了化學反應,產生可燃性氣體。氣體衝破了電池的安全閥或者衝破殼體隨之帶出了內部的可燃性物質造成的。而着火主要是電池內部的電解質及其分解產物燃燒,不過因爲電池殼體內氧氣不足,電解液需要從殼體內泄露出來後,纔會發生燃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