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在通州的田间地头,他(们)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村干部,作为最贴近老百姓的群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利益,有人褒,有人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兴仁镇李家楼村,看一看一个普通村干部的一天,了解这一群最熟悉的陌生人。

1

一天之计在于晨

清晨六点,李家楼村村委会主任周建滨就起床了,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做好全家人的早餐,今天的早餐很简单,一碗稀饭、一个馒头、一碟咸菜。周建滨的妻子长期在外地工作,带孩子也是他一天中重要的事情。

忙完家里的事情已是七点半,准时赶到村委会,梳理一下当天的工作,“上边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头绪多,事情杂,不拿个小本本记下来很可能就遗忘了。

刚坐下来没多久,就有老百姓来咨询政策,反映问题。农田的界址又挪了一巴掌、隔壁老王的丝瓜藤都爬到我家的屋顶了,老百姓都寄希望村干部主持公道。事虽小,责任却大。

以一个简短的碰头会开始村委会一天的工作,这是李家楼村的惯例。碰头会上,周建滨会对当前的工作难点和推进情况做个简短的安排,污染防治攻坚、农村环境“五位一体”、合作社建设等等都是近期的重点工作。 2

“我的工作,就是干好一些小事。”

李家楼是个小村,村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项工作都不能落下,上级政策需要一件件落实,邻里纠纷需要一个个调解,困难群众需要一家家走访。“我的工作,就是干好一些小事。”周建滨这么总结他每天的工作。

河道整治是今年兴仁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内容,李家楼村的运盐河也在重点整治之列。今天,又要例行巡河,周建滨喊上河道清理外包人员一起撑船巡查,河道里漂浮的枯草、垃圾,也就顺手兜起,保持河道整洁。

农村环境卫生琐碎、繁杂而又重要,村里的每一条道路,犄角旮旯,都直接影响周边百姓的生活,哪天路面的垃圾没有打扫干净,哪天垃圾桶没有及时清运,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这是一个马虎不得的工作。如今,村里的保洁都外包了,要督促好外包保洁人员做好保洁工作就需要经常性地巡路,了解情况。一辆电动车,半个小时,主要道路转一圈,这是每天的固定动作。

今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开局之年,环境保护的政策需要宣传到每一家企业。这是一家规模偏小的机械厂,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经营不易,但环境保护是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3

“我为合作社代言。”

李家楼村是个农业村,工业经济少,集体经济弱。为了能够提高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今年,在村两委的谋划下,成立了众邺合作社,流转土地千余亩,全村80%的村民参社入股。

合作社正在起步阶段,周建滨每天都会到各个种植园看一看,解决一点问题。作为村委会主任,周建滨既是合作社的建设带头人,又是合作社的营销代言人。

这是莲藕种植区,种植户正在采挖莲藕。“今年虽是丰收年,但是价格不好,明年还要考虑套养龙虾才行。合作社也要帮我们想想销路。”

这是红枣种植区。枣子已经大了,但还没有成熟,今年估计又是一个好年成。

立秋刚过,葡萄大面积上市了。李家楼沿街经常能看到葡萄园的摊点。

这家的葡萄正在整理装车,老板和周建滨说:“我也是合作社的股东,帮我们也宣传宣传,你看这葡萄多好。”

应周建滨要求,插播一条广告:众邺合作社,主营葡萄、荷藕、黄桃、红枣、大棚蔬菜、龙虾、泥鳅等多个品种,纯天然原生态,欢迎前来采购。 4

“爸爸回来了!”

日落西沉,繁忙的一天要结束了。

明天,“温比亚”台风就要来了,村里的几户困难群众,食品物资够不够,房屋漏不漏雨,总要去看一看才放心。回家的路上,经过顾老汉家的路口,周建滨想起这一户还没去看一看,便一打方向盘,拐了进去。顾老汉是村里的五保户,85岁,鳏居多年。在和顾老汉交谈中,得知其衣食无缺,周建滨才放心离开了。

遥远的天际线挂着最后一抹金黄的余晖。“爸爸回来了!”儿子从家里飞奔而出,手里提着轮滑鞋,这是爸爸早上出门时答应的,下班后陪他滑轮滑。

夜幕降临,熙熙攘攘的村庄又恢复了宁静,等待周建滨的又将是新的平凡而又充实的一天。

来源:新地兴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