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大滩村第一书记

  马智渊的五篇日记

  字字真切

  句句感人

  

  之一:

  

  >

  今天带队又去现场看路面了。曾经泥泞的小路到今天终于铺成硬化道了。破旧的房屋被改成崭新宅院。钢筋混凝土拔地而起,但我还是希望村里质朴,再质朴些。有别于城市的马路街道,乡村的小路本就应清风徐徐拂面,深吸一口,泥土混着花草的芬芳,这才是乡村!

  之二:

  

  跟村里老百姓打交道时间长了,就摸出脾气秉性了!有些怯生生不敢说话,有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些爱讨论村集体的各种“秘密”,有些东家长來西家短,但他们不擅伪装,布满沟壑的脸上透露的都是干干净净的真实!今天走村入户摸情况时,开始,他们还小小的戒备,唠了一会儿,话匣子打开了,人熟了,添茶倒水,留宿吃饭,带你看看饲养的牛羊,带你转转刚盖好的大新房,他们拿我当知心人,我高兴!

  之三:

  村里百姓来告状了!啥事儿呢?简单说,老李抱怨说自己家和老张家贫困情况差不多,但老张却享受了贫困户的政策,心有不平,来找我评评理。还有就是,西家说东家贷款下来了,自己却没有,难以接受。不仅如此,最近老乡“找茬”也找到了我们头上来!怀疑我们优亲厚友,冤枉死我们扶贫队了......

  生气归生气,每次我都要苦口婆心地给他们看账,给他们讲每一笔款项账目都有实实在在的出处。搞错一笔,我这个扶贫干部乌纱帽还要不要了?

  之四:

  

  《中国扶贫手册》《精准管理手册》《帮扶纪实本》《建档立卡贫苦户档案》,一行行需要填写信息的表格密密麻麻。

  仅《精准管理手册》一本,一年一户当中要填写的信息就有包括产业、医疗保健、支出等13大类共计76项,每年要填4次,一季度一次,按照我们村189户贫困户计算就是5万7千多项次,若再乘以4,可见扶贫干部需要掌握和填写的信息有多少条。产业发展、教育、医保、民政救济、婚丧嫁娶、收入支出、农业补贴、住房政策、教育扶持,甚至细微到给老百姓发碘盐。不参与扶贫工作,根本想不到党和国家的群众工作做得究竟多细致,多深入......

  之五:

  

  村委会旁边的小山,是全村的制高点。现在,目及之处一片狼藉。前两天因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扶贫带来了沉重一击。地裂了,山在摇,农户家的牛棚塌了一角,好些农户本就家徒四壁,现在更是墙体开裂,墙壁斑驳。老百姓受灾,我们更不好过。扶贫队上山去挖淤泥,查看完灾情 ,我们瞬间都变成了“泥腿子”!

  马智渊有话要说:

  自脱贫至今,十五公里的村硬化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人人都能吃到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危房改造工程让低矮漏雨的破旧房变成了砖混结构的安全房,有些甚至盖上了二层小楼房,部分脱贫户还买上了汽车,全村十个自然村中有九个实施了农网改造,还有一个社今年改造完成。村子更绿了,河水更清了,群众的微笑也越来越多,不信,你看!

  

  总 策 划:俞国庆

  监 制:李云玲

  素材来源:青海省审计厅 马智渊 黄朝强

  策划制作:王东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