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場,有這樣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上市8年來,淨利潤連年增長,截至2017年增18倍;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依然不俗,淨利潤同比增長106.21%;目前公司業務遍佈全球,與Yahoo、Facebook等國際巨頭開展深度合作,可謂內生式增長和外延式發展相得益彰。這家公司的名字叫梅泰諾。

■本報記者 張穎 見習記者 王珂

梅泰諾爲何能連續8年業績持續穩定增長?公司在不斷重組併購中,如何正確調整戰略佈局?公司未來的利潤增長點是什麼?長期投資價值是否能在其身上得以很好的印證?

梅泰諾高級副總裁、大數據事業羣總裁程華奕(左)和公司董事會祕書、戰略投資副總裁兼投資總監陳鵬(右)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獨家專訪

帶着這些疑問,《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進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梅泰諾公司總部,對高級副總裁、大數據事業羣總裁程華奕和公司董事會祕書、戰略投資副總裁兼投資總監陳鵬進行了獨家專訪。

1

砥礪創新進軍大數據 華麗轉身擬更名“數知科技”

今年8月份以來,梅泰諾頻發公告,一個月時間內先後發佈了37份公告。

8月24日,公司在披露中報業績的同時再度發佈公告稱,擬變更公司名稱爲:北京數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擬變更爲“數知科技”。

梅泰諾更名是水到渠成的事。陳鵬表示,今年以來,梅泰諾積極佈局“大數據+人工智能”。今年7月3日,公司就已使用自有資金進行現金收購北京數知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公司獲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關的知識產權及無形資產。收購完成後,原數知核心團隊成員正式加入梅泰諾。爲突出公司經營重心,體現公司行業特徵,根據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及經營發展需要,使公司名稱與實際業務相契合,與未來戰略發展規劃相匹配,逐步將公司打造爲一家以技術和數據作爲驅動的大數據科技公司,公司擬對公司名稱和證券簡稱進行變更。

此前,公司收購的BBHI公司不僅是國際頂尖的互聯網營銷企業,更是有人工智能技術的科技公司。BBHI旗下擁有近700人的研發團隊,核心優勢在於根據上下文進行精準的搜索推廣、不斷優化的機器學習技術。此後,公司還於2017年5月份成立了大數據研究院。

在公司擬更名前,8月22日梅泰諾變更公司經營範圍,在原有經營範圍基礎上新增了數據處理與存儲服務;計算機軟硬件設計、銷售;互聯網信息服務;企業徵信服務;金融信息服務;信息技術諮詢服務等多項業務。

公司業務的拓展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這已是公司今年以來第三次變更經營範圍。此前,今年3月15日和4月19日公司也分別進行經營範圍變更。

公司即將更名數知科技,本質上是與公司主營業務轉型密切相關的。”程華奕表示。

據悉,梅泰諾新任副總裁程華奕是易傳媒聯合創始人兼CTO,後任CEO、阿里媽媽副總裁。易傳媒是我國領先的互聯網營銷企業,自身擁有核心在線廣告展示技術和核心算法,其展示廣告網絡每月覆蓋92%的上網用戶;阿里媽媽是阿里巴巴的全網廣告交易平臺,擁有阿里巴巴集團的核心商業數據。程華奕是我國互聯網營銷行業的頂級技術型人才,此次加入梅泰諾將全面負責上市公司的互聯網及程序化營銷等新業務。

程華奕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公司主營業務轉型主要分爲三個板塊。

一是依託於對BBHI的收購,公司將打通互聯網營銷的各環節。據預測,今年國內廣告業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00億元,其中互聯網數據化業務佔比早已超過50%。公司未來一方面要與海外市場繼續加強合作,包括原有的SSP業務及其他方面的深入合作;另一方面是要積極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實現多元化發展。在不斷擴張海外市場的同時,也結合以往經驗對國內市場進行深耕。”

“海外市場方面,我們成立了一家公司開展新的業務,在海外市場不斷擴展。國內市場方面,公司涉足從營銷策略到廣告服務,再到投放,包括品牌、效果、社交、搜索等,涵蓋互聯網營銷的全鏈路。技術上,公司擁有國內頂尖的技術和運營團隊,能夠讓數據更好的發揮效能,滿足客戶需求。與BBHI在海外偏重上下文相關策略不同,國內的策略也同時考慮到受衆的數據標籤和畫像,並充分運用了知識圖譜工具,進行廣告相關性計算分析。產品上,公司團隊和數據驅動的營銷產品歷史淵源極深,DMP、營銷自動化等產品都是由公司團隊成員在國內市場最先推動的,現在也處於市場最領先的地位。”

二是人工智能的研發與應用。主要由數知科技團隊負責,團隊負責人中包括‘千人計劃’人才和其他行業精英,水平國際領先,目前團隊基於海量數據,通過自然語言理解和深度學習,形成知識圖譜。我們的技術可爲智庫和各諮詢機構提供精準有效的信息,實現自動化、工具化、智能化,實際上扮演了‘智庫的智庫’這一角色。另外,這些技術成果在交通大數據、徵信、財經等垂直領域將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三是大數據平臺及應用。我們都知道數據是一種寶貴資產,但只有經過處理後的數據才能真正資產化。我們需要做數據彙集、清洗、拉通、歸併等等,最終形成數據資產平臺。基於數據資產,我們可以建立不同的算法模型,以實現不同行業的具體應用。我們已經在政府治理、交通、環保、信用、教育等很多領域取得進展,真正實現了用數據智能化指引預測和決策。公司大數據產品與行業其他知名公司的平臺化特點不同,我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按需定製,可以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爲他們提供細化的數據服務。”

以上就是公司新業務的三大主要板塊,公司將會持續加大投入。此外,還有智慧物聯網業務,也要以目前的大數據平臺爲依託,靠數據去提供支持、提供服務、提供應用,從而帶來相應的價值。儘管目前來看,數據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和營銷業務相比較小,但其實梅泰諾的營銷產品是靠數據智能來驅動的,所以營銷業務本質上也是數據業務的一類。”程華奕娓娓道來。

據瞭解,上述新業務今年已經爲公司帶來上億元的營業收入,淨利潤達到千萬元級別。在投入時間較短的情況下,這樣的盈利水平已超出預期。

2

不忘初心深耕5G業務 研發投入+外延併購雙軌佈局

儘管梅泰諾目前正處於向新業務快速轉型的過程中,但對於“老本行”通信塔的製造、銷售、維護運營仍是“不忘初心”。

2018年4月21日,梅泰諾亮相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峯會

梅泰諾最新披露的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的通信塔產品繼續保持技術領先、產品質量穩定的優勢,在報告期內銷售情況良好,銷售收入保持穩健,公司加大智能燈杆、5G技術的研發投入,積極跟進最新通信基礎設施相關技術,探討多種合作模式,爲即將到來的5G時代做好準備。

陳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一直以來都是A股民營通信塔龍頭企業,也是唯一一家民營通信塔設備商,自2014年起就已經開展智慧北京、無線城市等技術儲備,主要是塔型的改進,以小型化、輕量化、多功能化爲目標,儘管目前來看,5G方面對於新設備的需求還沒有完全釋放,但公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技術儲備。

從公司最新披露的中報看,目前公司營業收入按產品分主要來源於四方面的業務:媒體端智能營銷平臺營業收入143748.5萬元,比上年同期大增125.78%,收入佔比達71.92%;數據智能應用與服務爲23683.7萬元,收入佔比達11.85%;通信產品營業收入爲22004.4萬元,佔比爲11.01%;需求端智能營銷平臺營業收入9776.6萬元,佔比達4.89%。

出色的業績背後是公司研發投入的加大,這是公司良性發展的重要保障。據其2017年年報披露,公司當期研發人員數量超過600人,佔比38%,研發投入1.16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4.2%。

從今年中報看,公司在進行業務轉型的過程中,研發投入飆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達16879.7萬元,去年同期爲2586.3萬元,同比增長552.66%。

陳鵬表示,未來公司研發力度將會繼續加大。人員方面,公司在開拓新業務的同時一直在積極“招兵買馬”,吸引業內頂尖人才加盟,在併購BBHI之後,研發團隊規模已增加至近700人。此外,與外包團隊的合作也將進一步爲公司研發注入新鮮血液。

在公司成功收購日月同行、BBHI等之後,今年梅泰諾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以29.5億元的交易對價購買華坤道威100%股權。受訪分析人士普遍表示,看好公司收購華坤道威,此舉將進一步增強公司在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領域的市場地位。

3

淨利增18倍彰顯價值 分紅+股權激勵夯實發展基礎

數據顯示,梅泰諾自2010年1月8日成爲創業板第三批上市公司以來,業績連年增長,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從2010年的2569.3萬元,提升至2017年的48726.8萬元,淨利潤增18倍,淨利潤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34.68%。這樣的成績,在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可謂佼佼者。

梅泰諾的成長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2004年,梅泰諾的前身—北京梅泰諾通信工業技術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初始註冊資本爲1000萬元。在隨後全面到來的3G建網浪潮中,移動、電信、聯通等運營商開始了新一輪競爭,不斷增加自己的網絡覆蓋率。而梅泰諾以技術領先優勢和創新的商業模式,抓住了此次發展機遇,並實現業績迅速增長。

2010年梅泰諾成功在創業板上市。上市之初公司業績增長穩定,2010年至2015年淨利潤同比增幅逐步遞增,從10%攀升至50%左右。2016年公司進入加速發展期,淨利潤同比增幅躍升至近100%,2017年淨利潤同比增幅更是達到3倍以上。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幅達1726.1%,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幅爲106.21%。

企業上市的初衷多是融資,但梅泰諾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忘對投資者進行慷慨回報。公司自上市以來,累計分紅8次,累計分紅金額近1.2億元,現金分紅比例均達到10%以上。

陳鵬表示,即使是在上市初期現金流較爲緊張的階段,公司也一直堅持分紅以回饋投資者,2017年公司累計分紅總額達到6277.6萬元。隨着公司的不斷發展,未來還將按照證監會的倡導,繼續加大分紅力度。

除對投資者分紅以外,公司還對內部員工實施了切實有效的激勵。7月21日,公司發佈2018年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擬向激勵對象授予權益總計4500萬份,涉及的標的股票種類爲人民幣A股普通股,約佔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總股本117182.71萬股的3.84%。

值得關注的是,陳鵬表示,激勵對象中的50名核心業務人員來自於BBHI及美國子公司,均爲境外員工。這是公司的一項創新舉措,很少有上市公司如此大規模地向境外工作人員分配股份。此舉也正符合國家鼓勵境外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的政策。但由於涉及境外人員在內地開戶等具體問題,還需等待相關政策落地。故此,具體實施的手續較爲複雜,時間週期也會相對較長。

梅泰諾境外分公司Bbhi正在工作的人員

本次激勵計劃有利於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充分調動管理人員及核心業務人員的積極性,有效將股東、公司和核心團隊成員的個人利益結合在一起,以實現一榮俱榮的共同奮鬥目標。”陳鵬稱。

對於投資者擔心激勵計劃將產生成本,可能對有效期內淨利潤帶來影響的問題,陳鵬回答道:“激勵計劃將分4年完成,平均每年費用4000多萬元。攤銷費用對有效期內各年業績影響程度較小,且有望通過激勵計劃帶來高於攤銷費用的業績增長。據測算,公司2018年用於股權激勵的攤銷費用爲3467萬元,2019年爲8725萬元,2020年爲4485萬元,2021年爲1812萬元,共計18489萬元,在預計各年營業收入總額中所佔比例均不高。”

4

8年市值增長近4倍 機構悄然佈局看好長期機會

梅泰諾近年來基本面出現的諸多積極變化,已引起機構投資者的充分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公司自2010年1月8日上市以來,截至昨日,市值已由當初的32.97億元增長至127.49億元,增幅近4倍。

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社保和基金兩類機構頻繁現身,其中社保基金從2013年至2018年一季度,對梅泰諾持股數量均達到100萬股以上。而基金則是從2012年起連續持有公司股票,持股數量從未低於400萬股,今年二季度持股數量更是超過3000萬股,彰顯出機構對於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受訪中小投資者也普遍對公司未來發展寄予厚望,同時對公司併購、商譽值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表示密切關注。陳鵬就此做出回應:“股價的漲跌、公司價值的高低是由投資者自行判斷,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公司近年來的併購並不是爲了一味擴大市值,也不是爲了美化財務數據,而是從長遠發展的角度考慮,爲戰略轉型服務。

至於投資者所擔憂的併購企業業績不達標,所面臨的商譽減值風險,陳鵬表示,公司內部對新併購的BBHI公司未來業績有充足信心。從歷史數據來看,BBHI近年來按照業績對賭協議內容,均超額完成目標,與Yahoo及關聯方續簽的5年期合同,業績確定性增強;且公司新業務落地進度遠超預期,5G和大數據方面的業務正協同推進,均爲今後業績增長提供了堅實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券商發佈研報表示看好梅泰諾未來發展。

東吳證券指出,公司通過併購BBHI及擬併購華坤道威,持續佈局“大數據營銷+人工智能”領域,產業鏈進一步整合、延伸,預計併購標的在數據挖掘及分析方面的技術優勢有望疊加公司目前現有業務資源,拓展大數據應用範圍,進一步豐富公司業務內容,增強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經營能力,維持“增持”評級。

浙商證券表示,公司境內外業務共同發展,全球化佈局已具規模。子公司日月同行通過BBHI品牌跨境業務打開了海外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大門。2018年6月25日,在Media.net等團隊的配合下,完成了中國地區後臺的正式上線,通過內容搜索廣告助力中國企業出海並涉足跨境支付等業務,有望增厚公司業績。

價值投資新座標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