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評,有營養的先進影評,傳遞大能量大智慧!

去年,一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在全國熱映。這一次 阿米爾·汗化身摔跤手,通過培養女兒成爲摔跤冠軍的故事,展現了不同於印度社會現實的勵志故事。

blob.png

影片中的阿米爾扮演的摔跤手辛格,一直有一個世界金牌夢,可是又不得不因爲形式和生存壓力而放棄了摔跤,於是把希望寄託在了兒子身上。不料命運捉弄,他的妻子還是連續生了四個女兒。就在他快要坦然接受現實的時候,他發現他的兩個女兒吉塔、巴比塔,有着異於常人的力氣和體魄。因此,在印度女性地位低下的社會現實下,他帶着兩個女兒,走向了摔跤場。

blob.png

這無疑不是駭人聽聞的事。在印度,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女性地位,或許連地位都談不上,女性就是一個生育機器,沒有任何活動,只能聽從現實。可是辛格卻親自帶着兩個女兒練習摔跤,打算着參加各處的活動,印度人民無法理解,他的兩個女兒也無法理解。父親爲何要摧毀她們的童年,爲何剪去她們的長髮,爲何讓自己穿上男人的着裝?吉塔、巴比塔一直在反抗,她們想盡辦法來逃避辛苦的訓練,甚至偷偷溜出去參加朋友的婚禮。一切對她們來說,都是太難了。

blob.png

可是,當她們真的獲得了榮譽,她們成爲印度人民的矚目之後,她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一直是爲摔跤而生,只是之前從未被髮掘。信心,在一瞬間爆發,緊接着,如帶着磁力般,金牌就那麼被收入囊中,一枚接着一枚。對父親的怨恨,也就成爲了感謝。

blob.png

辛格的愛是深沉的,如果不是,那爲何不辭辛苦帶着女兒訓練,任由女兒對自己已變得羸弱的身軀拳打腳踢?難道僅僅是因爲金牌嗎?那爲何在吉塔因爲翻牆被教務處勸退的時候,他飛奔來到學校,拿着女兒從小到大獲得的獎金給主任看?之前窮得連飯都喫不起,卻留着女兒從小到大的獎金,難道這不是愛?還是僅僅是因爲獎金本身嗎?

blob.png

答案我們都知曉。辛格的愛是大山的深沉,如細水般無聲,它不會變質,更不會拋棄。電影最後,世界摔跤比賽上,在吉塔比賽的緊要關頭,他被關了起來。但吉塔依舊贏了比賽,因爲她知道,父親早已教會自己,他只能教會自己成才,並不能代替自己成長。這樣深沉且無聲的愛,纔是電影所要傳遞的溫情。

知女莫若父。有一種愛,他是無言的,是嚴肅的,他往往無法細訴,然而,卻在往後的日子裏越體會越有味道。就如同朱自清的《背影》,我們很難能夠勾勒出父親堅挺的脊樑,但卻沉迷於其中。

blob.png

因此,我們有時候並不能責怪父親的專斷獨行,他爲了這個家庭奮鬥了一輩子,他心疼家中的每一位成員。因爲他愛你,所以他不願意讓你獨自出遠門;因爲他愛你,所以在你下定決心要出去闖一闖的時候,他只能選擇退讓;因爲他愛你,所以只能一次一次的發消息詢問是否缺些東西需不需要寄過去。

blob.png

我們逐漸長大,他們逐漸變老,並不能一直爲我們保駕護航。我們需要快速成長,需要獨當一面,這纔是對他們最好的報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