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疾控發佈上海最新腫瘤登記報告數據,2014年共診斷新發癌症病例6.8萬例。全市癌症發病率爲477.8/10萬,約爲歐美髮達國家的2/3。

報告顯示,2014年,本市男性癌症發病率略高於女性。男性中,肺癌、大腸癌、胃癌、肝癌和前列腺癌是最常見癌症。男性發病第一位的肺癌佔所有男性新發癌症的22.3%。上海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依次是甲狀腺癌、乳腺癌、肺癌、大腸癌和胃癌。女性發病第一位的甲狀腺癌佔所有女性新發癌症的16.8%。

甲狀腺癌發病率爲何如此高?

造成甲狀腺癌發病率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者認爲是由於醫學監測和診斷技術改進與應用(如超聲檢測和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術)所致,越來越多的早期甲狀腺癌患者得到診斷,甚至認爲這是過度診斷,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晚期的甲狀腺癌與早期的甲狀腺癌發生率同樣也在增高,甚至死亡人數亦有所增加,僅僅以檢測技術提高並不能完全解釋甲狀腺癌發病率的升高。因此,對其發病率的增高,目前尚無定論。

環境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均可能對甲狀腺癌的發生產生影響。吸菸飲酒、環境污染加重、生活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肥胖、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等因素均可能是造成甲狀腺癌發病率升高的原因。

同時,對目前的發現的早期甲狀腺乳頭狀癌,尚不能100%明確瞭解其侵襲轉移情況,更不能預測其今後的發展方向,無法預知其是否會出現侵襲或轉移,而侵襲與轉移是惡性腫瘤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從這一角度看,談不上過度診斷,甚至可以認爲是在目前診療水平下尚屬於診斷不足。

甲狀腺癌爲何好發於女性?

甲狀腺癌的發病因素明確的有兩個:電離輻射和家族遺傳因素。甲狀腺癌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發病比例約爲1:3,而甲狀腺癌在女性中發病率較高是多因素造成的,推測有可能跟雌孕激素水平有關。

甲狀腺癌發病率高是否與食用碘鹽有關?

大衆忌諱的碘鹽,並不能與甲狀腺癌劃上等號。目前唯能明確的致病因素就是放射線,自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以來,當地人民的甲狀腺癌患病率相比以前增長了近30倍,兒童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也較以往增高。

甲狀腺癌有早期預防的方法嗎?

由於甲狀腺癌的發生受諸多因素影響,目前我瞭解到明確的病因包括電離輻射和家族遺傳因素。因此,對於預防明確的措施主要爲遠離電離輻射及放射性物質。同時,也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常作息、戒菸戒酒等;建立良好的飲食結構:營養均衡、避免肥胖及注意食品安全等;保持樂觀心態:調節生活方式及心態,避免長時間焦慮;加強體育鍛煉;定期體檢,不要諱疾忌醫。

甲狀腺微小癌能否不手術?

世界衛生組織將病竈最大徑≤1cm的甲狀腺癌定義爲甲狀腺微小癌。甲狀腺微小癌有兩種可能性:

可能一:甲狀腺微小癌是惡性腫瘤發展的過程,從小開始長起,但是要轉移,要侵犯周圍的神經、肌肉、氣管、食道。臨牀上見到很多晚期的甲狀腺癌,就是腫瘤侵犯與轉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及生命安全,對於這種情況,就需要早期診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存在過度診斷,也沒有過度治療。

可能二:甲狀腺微小癌可能就是一個懶惰的癌症,將會一直以一釐米大小,伴隨終身,到死亡也不發病。

但實際上,對目前的發現的早期甲狀腺乳頭狀癌,尚不能100%明確瞭解其侵襲轉移情況,更不能預測其今後的發展方向,無法預知其是否會出現侵襲或轉移,而侵襲與轉移是惡性腫瘤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以隨訪替代積極治療尚不現實,在找到甄別疾病進展可能的方法前,對低危甲狀腺乳頭狀癌病人即使進行密切隨訪也應謹慎的以臨牀試驗方式進行,隨訪過程需合理規範診治並詳細記錄。

目前,腫瘤醫院已經牽頭開始對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病人進行臨牀觀察實驗,並通過了倫理委員會審覈。在排除有淋巴結轉移、遠處轉移、有腺外侵犯症狀以後,結合患者的意願,可以進行隨訪,隨訪過程中如出現疾病進展,如腫塊直徑增大>3mm或短期內體積增大超過25%或出現異常腫大淋巴結等,應干預進行手術治療,或者在隨訪過程中,患者的心理壓力過大,也可以提前終止隨訪,進行手術干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