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從11個領域對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

黨的十九大把“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確立爲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凸顯總體國家安全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的分量之重。總體國家安全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國家安全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是超越傳統國家安全理念的“新國家安全觀”,是中國爲解決國家安全問題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總體國家安全觀摒棄簡單的片面的安全理念,是全面系統的安全觀

總體國家安全觀,首先表現在“總體”,即它的全面性、完整性。國家安全涉及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既有經濟的又有政治的,既有文化的又有軍事的,既有社會的又有生態的,既有國際的又有國內的,既有傳統的又有非傳統的,等等。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中國國家安全領域和範圍進一步拓展。習近平強調:“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複雜。”總體國家安全觀避免像過去只關注政治、軍事安全而忽視經濟、文化、社會、網絡、生態等領域的安全,全面認識和把握各領域各方面的安全問題,比以前的安全觀更具全面性、完整性。

同時,國家安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是一個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整體。隨着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安全的關聯性更加增強,一個領域的安全出現問題,可能引發“蝴蝶效應”,導致另一個領域的安全問題,甚至造成整個國家安全都出現問題。世界上一些國家就是由於經濟安全出現問題,進而引發政治動盪,導致政權垮臺。總體國家安全觀拋棄孤立地、簡單地、片面地看待安全問題,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審視國家安全,統籌好不同領域、不同性質的安全工作,強調既重視外部安全,又重視內部安全;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既重視傳統安全,又重視非傳統安全;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充分體現了系統、辯證、全面的國家安全理念。

總體國家安全觀超越靜態的相對的安全觀念,是動態持續的安全觀

國家安全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是動態發展的,不是靜態不動的。謀求國家安全不能設想“固若金湯”,而要常修“城牆”;不能追求權宜之計,而要追求長治久安。西方國家在反恐問題上把“軍事手段”作爲首要,動輒對一些國家進行軍事打擊,雖然炸死了一些恐怖分子,但卻未能有效遏制恐怖主義,反而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不僅未能實現國家安全的“一勞永逸”,反而讓本國民衆更沒安全感。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維護國家安全,既重視發展問題,又重視安全問題;既要治標,更要治本;既要立足當下,更要着眼長遠;既要有應對舉措,更要有後續手段,以實現國家安全的長期性、持續性。

可持續,就是要發展和安全並重以實現持久安全。發展是安全的基礎,安全是發展的條件。正如貧瘠的土地長不出參天大樹,貧窮落後也無法實現安全穩定。習近平強調:“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既要善於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又要善於塑造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只有實現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提高人民羣衆物質生活水平,才能對內夯實社會穩定的物質基礎,對外打牢抵禦外敵入侵的安全防線,實現可持續的國家安全。否則,國家安全只能是建立在“沙灘上的空中樓閣”。與世界上一些國家政權垮臺、社會動盪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安全更加堅實,政治更加穩定,社會更加和諧,從根本上說這得益於中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總體國家安全觀打破零和遊戲、你輸我贏的安全思維,是合作共贏的安全觀

當今世界,一些國家總是幻想把自己的“盾”打得牢牢的,“禦敵於國門之外”,又想把自己的“矛”磨得尖尖的,“插向別人的胸膛”。“吹滅別人的燈,燒掉自己的鬍子。”從自身利益、意識形態出發,搞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幹涉主義,動不動對其他主權國家進行軍事侵略,顛覆他國政權,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別人不安全的基礎之上,必然沒有贏家,只能帶來更大的不安全。安全不是你輸我贏、你死我活,不能一個國家安全而其他國家不安全,一部分國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國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所謂絕對安全。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強權獨霸不是人類和平之策。贏者通喫、零和博弈不是人類發展之路。

總體國家安全觀強調以促進國際安全爲依託,既重視自身安全,又重視共同安全,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雙贏、共贏的新理念,具有廣泛的包容性,也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新途徑。冷戰已經結束,但冷戰思維並沒有消失,“國強必爭、國強必霸”的邏輯依然存在。隨着中國的發展,一些國家渲染“中國威脅論”,給中國製造麻煩。中國不威脅別人,也反對別人將中國看作威脅;中國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也支持其他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安全相互關聯、彼此影響,很多問題不再侷限於一國內部,很多挑戰也不再是一國之力所能應對。沒有一個國家能憑一己之力謀求自身絕對安全,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從別國的動盪中收穫穩定。各國只有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理念,不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平等對話、理性協商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以共同參與、互利合作的途徑應對國際問題,在維護自身安全時不威脅別國安全,才能實現共享尊嚴、共享發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實現自我安全和共同安全的統一。

總體國家安全觀揚棄對物過度關切的安全思想,是人本民本的安全觀

傳統國家安全觀過度關注國土安全、政權安全,而忽視人民的安全;過度強調政府在維護國家安全的作用,而忽視人民羣衆的主體地位。國土、資源、信息等物的安全,對國家安全非常重要。但離開人的安全,國家安全就失去意義。總體國家安全觀,把對物的關切與對人的關切結合起來,既重視國土安全,又重視國民安全;堅持以人民安全爲宗旨,堅持以民爲本、以人爲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實國家安全的羣衆基礎。“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維護國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實現人民安全,保護人民利益,爲人民提供安全穩定和諧的社會生活環境,讓人民安居樂業、幸福生活。人民羣衆是國家安全的智慧和力量源泉,國家安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血脈在人民。維護國家安全不是國家安全部門的“獨角戲”,而應是廣大人民羣衆參與的“大合唱”。“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只有緊緊依靠人民,才能打造出國家安全真正的銅牆鐵壁。人民安全還是衡量國家安全的根本標準。維護國家安全,就要積極解決人民羣衆普遍關心的安全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羣衆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

(孫存良,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論壇智庫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