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流不息的北京,公共交通非常發達。我們幾乎人手都有一張公交卡,這既能方便我們乘坐公交車,也方便乘坐地鐵出行。然而有很多時候我們會忘記攜帶公交卡,或是公交卡中沒有金額,就會面臨無法乘坐公共交通的尷尬。隨着移動科技的發展,實體公交卡逐漸有了替代品,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使用手機乘坐公交車和地鐵。據作者觀察,從今年年初開始,用手機乘坐公交、地鐵在北京市民中間逐漸普遍起來,乘車時,我們只需要用手機靠近刷卡機,就能達到刷實體卡一樣的效果。真正實現了:出門不帶卡,充值免排隊,手機就是一卡通。

如此方便大家出行的功能,在手機上是怎麼實現的呢?關鍵就是NFC技術。

手機乘坐地鐵、公交

神奇的NFC

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即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也稱近場通信,提供了一種簡單、觸控式的解決方案,可以在幾釐米之內做信息的交換。NFC技術是專門針對近距離數據交換的技術,離得遠反而不可以,這也是爲了安全性考慮。

使用NFC技術的設備(比如手機),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況下,簡單直觀地交換信息、訪問內容與服務。基於移動終端(如手機),NFC技術可以實現諸如在移動支付、電子票務、門禁、移動身份識別、防僞等方面的應用。除了手機、平板這些移動終端具有NFC功能,未來數字電視、智能手機、耳機、手錶、計步器、汽車中都會加入NFC功能(目前已有很多,比如NFC藍牙耳機)。NFC會加速物聯網的形成,未來在工業生產、環境監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醫療、健康監測等領域都會用到NFC技術。

NFC技術的應用面非常廣泛

NFC的前世今生

NFC技術是2003年由飛利浦和索尼聯合研發的,是從RFID和互聯技術演變而來的。很明顯,NFC已經不是一種新興的技術了,從NFC誕生到現在,已經有15個年頭了。技術的興起不代表應用能跟得上,所以NFC誕生很久但沒有爲我們所熟知,就是因爲一直在探索NFC的用武之地。第一部搭載NFC的手機諾基亞6131是在2006年發佈的,第一臺支持NFC的安卓手機是在2010年發佈的Nexus5。在中國,2012年底國產旗艦機開始搭載NFC,蘋果陣營則是在2014年的iPhone6開始搭載。到2015年搭載NFC的手機佔比已爲17.1%,在2017年則增長到了31.3%。NFC手機佔比的快速提升體現了移動NFC支付的用戶端硬件條件正逐漸改善。

NFC技術的發展歷史

NFC支付PK二維碼支付

在手機上,我們日常見到的支付方式有兩種,分別是NFC支付和二維碼支付。兩種支付方式在哪種場景使用?誰又是更好的那一個呢?

一、從安全性方面,業內普遍認爲NFC支付比二維碼支付更安全。NFC是無線射頻的技術,具有雙向鑑權、數據加密等通信手段,能達到金融級別的安全等級,NFC依託的是銀行卡,屬於強實名賬戶;二維碼基於圖像識別的技術,採用單向通信,而且存在僞造風險,二維碼依託的是第三方賬戶,屬於弱實名賬戶。

NFC支付更安全

二、從便捷性與支付速度方面,業內也是認爲NFC支付優於二維碼支付的。在公交一卡通交互場景中,NFC支付無需喚醒手機操作就可通信,用戶體驗更佳;而二維碼支付,需要喚醒手機、打開APP並調出二維碼纔可支付,流程繁瑣。

三、從應用場景方面,二維碼支付比NFC支付佔優。NFC支付要求手機要搭載着NFC,並且需要有收款的終端,但隨着手機廠商生產帶有NFC支付功能的手機越來越多,閃付POS機逐漸鋪開,相信這一方面NFC會慢慢彌補回來的。

通過以上對比,NFC支付在安全性和便捷性上是優於二維碼支付的,相比不足的應用場景也會在未來慢慢追趕上來。

NFC,其實一直在我們身邊

NFC除了支付功能以外還有什麼用途呢?其實在國外,NFC已經很普及了,比如你去一家博物館,只要掏出手機掃一下NFC標籤,展品的詳細信息就會呈現在你面前;國外有很多家餐廳和商場都會支持NFC支付;甚至國外很多地方的門都是支持NFC標籤的,用手機輕輕一掃,門就會打開,不用擔心忘記帶鑰匙。

帶有NFC標籤的門禁

在國內,除了平時我們坐公交可以刷手機,手機還支持公交卡充值,大大方便了我們的出行。除此之外,國內運用比較成功的案例就是國內某大型電商平臺推出的基於NFC的支付創新產品了。

NFC支付創新產品

該大型電商平臺推出的移動NFC支付創新產品,與目前市場上比較普及的二維碼支付相比,能爲用戶帶來更加安全、便捷的支付體驗。除生態體系內的各線上消費場景以外,還可以在超過1200萬臺的POS機上使用,覆蓋了商場、超市、便利店、餐飲等線下消費場景,還可以隨時享受各種減免優惠。

你,還在使用二維碼支付嗎?會選擇NFC支付嗎?

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