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於芯片的整個流程主要分爲三塊,設計、生產、封測,那麼就以這三塊來說說目前的真實水平,以及和世界的差距。拿電腦的CPU來說,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是兆芯KX-6000系列,以8核佔7代i5的4核,勉強打個平手,所以設計方面落後至少3年以上,至於生產上,和手機Soc一樣,落後5年以上,封測水平差不多。

這幾天,想必大家又被美國上了一堂教育課,那就是當你沒有掌握某項核心科技時,不管怎麼吹科技無國界,不怎麼怎麼說供應鏈全球化,終究還是要受制於人的,就看對方什麼時候以什麼藉口,來對你動手罷了。

當然,很多有識之士也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比如任正非在2012年就提出了“備胎”這個類似的概念,就做了諸多的準備,所以在這次的芯片斷供事件中,纔敢於說對華爲沒太多影響。

不黑不吹:給你介紹下中國芯的真實水平,離美國究竟差多遠

當然,我們也可以由此引申開來,在芯片領域,中國芯的真實水平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和世界(美國)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因爲芯片這個概念太廣,涉及到的東西太多,今天我們就只以大家理解中的,針對手機Soc、電腦CPU這兩種芯片來說明一下。

由於芯片的整個流程主要分爲三塊,設計、生產、封測,那麼就以這三塊來說說目前的真實水平,以及和世界的差距。

不黑不吹:給你介紹下中國芯的真實水平,離美國究竟差多遠

先拿手機Soc來說,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是麒麟980,國際上高通855最先進,如果要說設計的話,水平是差不太多的,在伯仲之間。但在生產上,就差得遠了,國內(不包括臺灣)的生產水平是28nm,14nm還沒量產,國際上是7nm,相差5年以上的水平,至於封測倒沒差多少。

拿電腦的CPU來說,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是兆芯KX-6000系列,以8核佔7代i5的4核,勉強打個平手,所以設計方面落後至少3年以上,至於生產上,和手機Soc一樣,落後5年以上,封測水平差不多。

不黑不吹:給你介紹下中國芯的真實水平,離美國究竟差多遠

以上還只是最直觀的說法,而在這對比背後,如果說芯片的架構,國內沒有自已架構,X86、MIPS、RISC-V、ARM,這4種主流架構中,前三種是美國的,ARM雖然是英國的,但也有美國的諸多技術。

另外像EDA芯片設計工具,基本上也是美國的,國內還沒有類似的工具。至於份額,美國佔了全球50%左右的份額,中國份額可能在10%不到。

所以綜合起來嚴格的來講,中國芯離世界水平還是非常有差距的,並不是三、五年就能追上的,道路還很漫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