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晚,《給孩子一個全新的未來》六一兒童節特別版如期而至,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翟山鷹老師爲學員帶來“學”“習”兩個字的深度拆解,從文字的演變過程、成語、典故、歷史、蘊含的道理等五個維度告訴學員如何引導孩子正確學習, 既做到“學”,又實踐“習”,實現知行合一。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和“習”是每個人用一生的時間去實踐的過程,也關乎着孩子未來的成長方向。在《給孩子一個全新的未來》第五期微課堂中,翟山鷹老師詳細拆解了 “學”和“習”這兩個字,並且從不學無術、學而有術、習慣成自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透徹的講解,通過大量有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傳記,激發孩子對文字學習的興趣,加深對中國文字文化內涵的理解,引導孩子認真學習,不斷深化,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並從中受益。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聰明,很厲害,很多東西不用學就會,無師自通。但實際情況是,簡單的、淺顯的還可以,複雜的就不行了,這就是爲什麼大家要“學”的原因。比如,我們小時候,拿火柴做彈射,看別人做就會,但是,用車鏈條做火柴槍就不行了,所以我們必須進行系統化學習。

翟山鷹老師告訴我們:

“學”即“獲取知識的過程”,懷着無限敬仰的心態接受上天給你的知識、經驗、技術等。所以,人在學的時候一定要很虔誠,靜心,纔可能真的學到東西,否則就像我們考試前的衝刺,時間段過去了,也都忘記了;“習”即“堅持練習並學會實踐”,任何事情,只要堅持下來,也就不覺得有多難。上天不會辜負你的每一份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自然規律,即道法自然。學了知識後經常能在實踐當中使用,纔是快樂的事,也就是“知行合一”。中國文字是蘊含天地法則的特殊圖騰,所以,每個字的意義對孩子的未來的人生可能都有重大的意義。

很多學員在課後表示:“通過本次課程瞭解到,中國文字的文化內涵給予了孩子學習態度和價值觀的構建的獨特啓發。通過對中國文字的拆解,可以迅速幫助孩子理解傳統文化精髓,培養敏捷的思維能力,孩子們的生命深度也會隨之不斷增加,以形成‘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人爲本、知行合一、大道至簡’的世界觀”。

《給孩子一個全新的未來》第五期微課圓滿結束,大家在認真聽課積極討論的過程中分享心得,並且不斷收穫更多的知識。未來我們也將繼續以微信語音課的形式爲更多學員解析分享孩子的教育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