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梁豔燕 通訊員 朱伯東 00後的校園生活是怎樣的?泡社團?玩科技?標新立異?8月30日,以廣東實驗中學學子爲原型創作的青春成長勵志電影《中學時代》,於廣東實驗中學學術報告廳舉行內部觀影會。與以往純回憶的青春片不一樣,該影片反映的是中學生活的“現在進行時”,下月將在院線上映。

《中學時代》以廣東實驗中學學生爲原型,講述了發生在嶺南中學的故事——一個別人眼中的“壞孩子”造火箭、上太空的故事:2017年插班到嶺中的高二學生古大路原本一心只想成爲籃球特長生,卻陰差陽錯地進入了最冷門的UFO社團。在這過程中,他漸漸迷上了造火箭,爲了能親手造出一支火箭,原本不愛學習的他主動學好了物理、化學、數學。他在同學、老師從幫助下,經過無數次實驗失敗後,成功製造出飛昇過千米的小火箭……2035年古大路成爲了登陸火星第一人。

據廣東實驗中學校長全漢炎介紹,影片突出校園電影的文化屬性,用學生喜聞樂見的電影模式弘揚“牢記青春使命,書寫人生華章”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省實”元素貫穿全片,片中大部分取景都在省實的四個校區內,不少角色是省實學生、老師本色出演,還有畢業多年回母校參演的校友。

劇照

與其他青春片不同的是,《中學時代》十分寫實、接地氣。男主角在數學課上睡覺被老師提問,靠同桌遞小紙條完成回答;女主角在晚自修上小聲輔導男主角完成作業;男主角晚上在宿舍用被子蓋着頭、打着手電筒偷偷幹私活……這樣的真實保留中學生面貌的電影場景引起不少中學生的共鳴。

《中學時代》將於9月21日在院線上映。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學時代》主演劉帥良,曾在開心麻花系列電影《驢得水》中擔任男主角,憑片中精湛的演技深受觀衆喜愛。《驢得水》是關於民國時期農村教育的探討,而《中學時代》是當今社會關於素質教育的探討。此前,從醫藥題材入手、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熱議。《中學時代》則從“中國教育體制的痛點”,拋出話題,引發關於中學時代教育與成長的熱點討論。

出品方大家飛樂、廣東省實驗中學希望通過電影《中學時代》的上映,充分發揮影視藝術作品對廣大師生思想引領和價值引導的重要作用,推動校園文化繁榮發展,促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由廣東省實驗中學與《中學時代》劇組、廣東方陣共同策劃打造的中學時代教育與成長論壇、中學時代電影嘉年華等專屬於中學生的電影文化系列活動,將在電影上映期間同時舉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