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其中有不少勇武過人的絕頂高手。比如豹子頭林沖、青面獸楊志、行者武松、花和尚魯智深等等。在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接受朝廷招安後,征戰無數,沒有一員損傷。然而,卻在征戰方臘時損失慘重,一百零八將只有三十六人活了下來。其實,方臘陣營也有許多厲害的人物。就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鄧元覺。

​鄧元覺,光憑他的名字就足以讓梁山好漢聞風喪膽,可以稱得上是水滸中第一猛將。他本是個僧人,俗家姓鄧,發號元覺,綽號寶光如來。鄧元覺手持一把渾鐵禪杖,官拜方臘護國法師,位列南國四大元帥之一。梁山好漢中也有一個和尚,就是花和尚魯智深。因此,不少人會把鄧元覺和魯智深放一起,相互比較看看誰比較厲害。

水滸中爲了塑造梁山好漢的英勇形象,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的武功進行了誇大。雖說小說主角們是梁山好漢,但方臘手下的大將一點也不比梁山好漢差,甚至有的比他們還勇猛。花和尚魯智深只是在寺廟了休息了幾天,天生力大無窮。而鄧元覺卻是實打實的少林武僧。朝廷奸臣作亂,亂世當道,鄧元覺離開少林,跟着方臘一起造反。

說鄧元覺是水滸第一猛將並不是空口無憑,空穴來風。有不少的梁山好漢都喪命於他手中。梁山接受招安後征戰方臘,鄧元覺鎮守杭州。面對浩浩湯湯的一百零八梁山將領,鄧元覺毫不懼怕。杭州戰役是梁山損失最爲慘重的一戰,鄧元覺在烏龍嶺打敗了企圖潛入的梁山水軍。金槍手徐寧,浪裏白條張順,阮小二,解真解寶兩兄弟等人都殞命於此。

魯智深對戰鄧元覺的一場仗可以說是水滸中最爲精彩的一戰。後世還有皮影戲以及京劇流傳下來。魯智深是梁山步兵統領,鄧元覺是方臘四大元帥之一,兩人在各自的陣營裏職位相當。而兩人武功又相差不多,所以這兩人的一戰可謂是精彩萬分。

鄧元覺和魯智深同爲各自陣營的“絕頂高手”,又都爲和尚,給這場對戰添加了不少的樂趣。鄧元覺與其他梁山好漢交手沒有超過五十回合的,但是和魯智深打的那一戰,卻打了五十個回合都沒有分出勝負。直到後來武松怕魯智深有閃失前來支援,鄧元覺才與魯智深不分勝負。

鄧元覺與魯智深在交戰之初還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光頭打光頭,和尚對和尚,禪杖撞禪杖,在讀者看來,確實大爲有趣。“兩條銀蟒飛騰,一對玉龍戲躍”,作者用這一句話很好的道出了鄧元覺與魯智深二人勢力均衡,一招一式都打的精彩萬分。鄧元覺和魯智深的這一戰,確實是棋逢對手啊。

可是像鄧元覺這樣的高手,也有陰溝裏翻船的時候。多次與梁山好漢交手,鄧元覺戰無不勝,但最後卻死在了小李廣花榮手中。當時鄧元覺中計欲捉拿宋江,被埋伏的小李廣花榮暗中偷襲,一箭射中鄧元覺面門,落馬後被衝上來的梁山好漢亂刀圍殺。

雖然鄧元覺戰敗身死,但他的大名還是讓梁山好漢聞風喪膽。若不是小李廣花榮的偷襲,可能梁山好漢無一人是他對手。這水滸第一猛將的名頭,鄧元覺受之無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