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羣兇。

初期會孟津,乃心在咸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中平六年冬十二月,曹大義士起兵於己吾,手下大約有五六千人。第二年正月,也就是初平元年,袁紹等諸侯看到有愣頭青曹操挑頭起兵,也跟着起兵,並且開了軍委擴大會議,推選四世三公的渤海太守袁紹爲盟主。曹操雖然是首倡大義,但是是贅閹遺醜,董卓封他的驍騎校尉也因爲他的逃亡給革了,現在的曹操只能算是個白丁,因此只能在結盟的時候打雜拉牛尾巴,不能抓牛耳朵。可能袁紹等人也覺得有點過意不去,封了他個奮武將軍的名號。曹操這名號雖然被陳壽很正式地記到了《三國志》裏,卻不是什麼合法任命,因爲當時的合法政府是董卓領導的,曹操還是通緝犯。

曹操是個熱血青年,對待反董復漢的事業是無限忠誠的,不計較個人名利的得失,還是一心想打進洛陽去,消滅奸臣,拯救漢室江山。就看他上竄下跳地出謀劃策,積極的樣子讓各路諸侯看不慣,要知道有一些官員看到那些把公家事當成自己事情忙活的年輕人,一般都認爲他們不是別有用心想出風頭就是神經不正常。估計很有一些太守在暗罵他皇帝不急太監急。

諸侯軍裏也有個和曹操一樣的年輕人,就是烏程侯孫堅,不過不在酸棗。孫堅孫文臺和曹操曹孟德一樣是具有匪氣的忠義之士,當年他就勸張溫殺違抗軍令的董卓,這次起兵來的路上把不提供軍糧的南陽太守張諮拖出去就砍了。他的兵力有好幾萬,而且都是剛經歷過平叛戰鬥洗禮的精兵。燕趙之地固然多慷慨豪俠之士,山溫水暖的江南從來也不少專諸之類的勇者。這裏需要糾正一下,董卓的都督華雄不是關羽殺的,是被孫堅的部隊在陽人戰鬥中給宰了的。董卓怕遭受華雄一樣的命運,就把洛陽一把火給燒掉,遷都到長安。後來革命尚未成功,孫堅就讓猜忌他的袁氏兄弟給氣走了。

在酸棗的曹操只有孤軍奮戰,去實踐他董卓放棄天險西逃,如果趕緊追擊,“一戰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的戰略思想。四五千子弟兵跟着曹孟德“宜將剩勇追窮寇”,一口氣追到了滎陽,遇到了董卓部將徐榮率領的大部隊。滎陽遭遇戰,曹操寡不敵衆,經歷了平生第一場失敗,肩膀中了一箭,馬也丟了,要不是他堂兄弟曹洪把馬讓給他,然後手舞雙刀殺出一條血路,曹操就壯烈了。不過徐榮也因爲這一戰曹操的軍隊雖少但是死戰不退,給嚇怕了,因爲古代軍隊多半素質很差,一般看見對方人多就會潰散,一直到了明朝的時候一場大雨都能夠讓集合起來的軍隊潰散。徐榮以爲諸侯軍都如曹家軍那樣悍勇,就沒有再追擊。身帶箭傷的曹孟德帶領殘兵敗將回到酸棗,發現袁紹他們正開宴會,喝酒喫肉。看到愣頭青曹操損兵折將,諸侯們在爲自己沒有追擊的高明決策陶醉之餘,紛紛對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慰問,請他喝壓驚酒。曹操又發表了一通:“諸君聽吾計,使渤海(就是袁紹)引河內之衆臨孟津,酸棗諸將守成皋,據敖倉,塞轘轅、太谷,全制其險;使袁將軍(就是袁術)率南陽之軍軍丹、析,入武關,以震三輔:皆高壘深壁,勿與戰,益爲疑兵,示天下形勢,以順誅逆,可立定也。今兵以義動,持疑而不進,失天下之望,竊爲諸君恥之!”的演說,結果他發現諸侯們臉上都是笑意。有善意的笑,笑曹操還沒有領略老成沉默之道,繼續在這裏躍躍欲試地出醜;有的是嘲弄的笑,一個小把戲兼敗軍之將還在這裏指手畫腳,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丑。曹操這對這些笑意還是理解的,憤怒和屈辱地退出了營帳。

喝了一夜悶酒後,曹操留下了一封去揚州募兵的信,帶上患難兄弟曹洪和還沒有變成獨眼的夏侯惇下揚州去了。

揚州刺史陳溫看在曹洪面子上給了他幾千兵,回來的路上這些別人的兵不願意跟曹操繼續他的討賊大業,多半他們覺得曹操更象賊,在龍亢發生了兵變,就有五百人跟着曹操走。加上曹操自己原來的部隊一共只有三千人,一起進駐河內。這時候傳來消息,諸侯軍散夥了,導火索是兗州刺史劉岱殺了東郡太守橋瑁,各鎮的太守各自引兵回去割據一方當草頭王。

袁紹給曹操來了一封信,說要立幽州牧劉虞爲皇帝,他們就成了開國的功臣,袁紹可以成爲三公第五代。看在小時候一起搶人家新娘子的份上,袁紹決定給曹操一個馬上升任三公的機會,因爲打算這樣乾的還有一個冀州牧韓馥,三個人加起來正好一個司空、一個太尉,一個司徒。本來這太尉是袁術的,但是袁術看不起袁紹,因爲袁術雖然比袁紹小卻是袁逢大老婆生的,袁紹是袁逢小老婆生的,袁紹過繼給了袁逢沒有兒子的親哥哥袁成才成了嗣子。袁紹袁術都沒有什麼本事,就靠着老袁家的嗣子身份纔有今日地位,不是同母倒是同行。袁紹靠着比袁術早出生幾年處處壓了袁術一頭。袁術對此很不滿,說到正宗,袁術認爲袁紹是小老婆養的,搶了他這嫡出的應得利益。此刻袁術在淮南到處散佈袁紹是私生子的謠言,也不怕給他死去的父親戴綠帽子,兩人已經翻臉成仇。

可是曹操不同意袁紹的提議,寫了一封回信:“董卓之罪,暴於四海,吾等合大衆、興義兵而遠近莫不響應,此以義動故也。今幼主微弱,制於奸臣,未有昌邑亡國之釁,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諸君北面,我自西向。”尤其最後一句,很有豪氣,千載之下讀來猶能夠感到孟德公的鐵骨錚錚。滎陽之敗,使曹操知道自己的兵力不足,還沒有西向的實力,就先東向,以剿滅黃巾來補充兵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