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爲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3739,預計閱讀時間,9分鐘。

=======================

米飯養育了很多人,我也是喫米飯長大的。

我非常感謝國家,感恩科學家,培養了這麼好的食物,養育了這麼多中國人。

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米飯在填飽肚子的同時,讓我們血糖升高,長期喫太多白米飯,導致胰島素抵抗,可能會增加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風險。

我們看到街上越來越多的胖子,他們大多數都有糖尿病前期症狀,胰島素抵抗。

幾個月前,網易浪潮發了一篇文章《米飯是不是垃圾食品》,用詞過於犀利,隨後迫於輿論壓力刪文。

那麼,米飯到底是健康的,還是不健康的,其實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答案,今天,我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米飯。

什麼是米飯?

誰都喫過米飯,但是真正瞭解米飯的人,真不多。

白米飯,是把稻米的麩皮,胚芽都去掉之後的一種米,膳食纖維,營養物質得很少,留下的主要是澱粉類碳水化合物(能量)。

澱粉喫下去之後,很快就會轉化爲葡萄糖,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碗米飯,就是一碗糖。

所以,米飯的升糖指數非常高,煮熟的白米飯一般在72左右,屬於高升糖指數的食物。

(數據來源:http://www.glycemicindex.com/)

而我們常見的白砂糖,升糖指數大概在65左右,下面這些是各種糖的升糖指數(GI),麥芽糖最高,果糖最低。

所以,我曾經給大家分享過的一個BBC的紀錄片中,出現了這個畫面,一小碗米飯,相當於20塊方糖。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米飯就是一碗糖,很多人會說,糖怎麼了,就不能喫了嗎?

當然可以喫,但是,長期這麼喫,喫多了,很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最後得糖尿病。

米飯和糖尿病的關係

這個話題非常敏感,但是,我覺得有必要說一下,前一陣子,國家疾控中心,糖尿病負擔報告中,就講了一些真相,爲什麼中國糖尿病人多?

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穀物(所謂的主食)攝入太多,雖然穀物類的攝入量從68%(1991年)降低到了60%(2014年)。

Although grains are staples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31], carbohydrates as a percentage of total energy intake decreased from 68.8% in 1991 to 60% in 2014 [32].

更可怕的是,中國人喫的都是精製的米飯,和麪條,這些食物富含澱粉,也是一種糖,升糖指數非常高,會大大提高糖尿病的風險

Moreover, the majority of grains consumed in China are refined, such as white rice and refined wheat flour, and constitute a major contributor to dietary glycaemic load [33]. As high intakes of refined grains have consistently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diabetes

其實,早在2012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就做了一個研究,這個大型研究,涉及35萬人,跟蹤研究了20年。①

華裔研究者,孫奇(音譯)

研究者發現,每天多喫一碗米飯,糖尿病風險增加11%,因爲米飯的碳水含量太高了。

each plate of white rice eaten in a day - on a regular basis - raises the risk of diabetes by 11 per cent.

研究者還說,用20%的粗糧代替白米飯,可以減少糖尿病的風險16%。

adding 20 per cent of brown rice to their white rice. This amount is enough to reduce their risk of diabetes by 16 per cent.

研究的結論說,米飯喫太多,會大大增加糖尿病的風險,特別是亞洲人。

Conclusion Higher consumption of white rice i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especially in Asian (Chinese and Japanese) populations.

所以,作爲中國人,愛喫米飯和麪這兩個愛好,讓多少人得了糖尿病呢?答案可能沒有人知道。

選擇什麼米更好?

大部分中國人離不開米飯,如果必須喫點米飯,那應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真的很喜歡喫米飯,稀飯,那麼學會挑選米,很重要,先記住一點,煮出來粘性越好的米飯,越不健康。

所以,糉子中糯米,是非常不健康的食物,它的升糖指數比米飯還高,80左右,比白砂糖(65)還高。相關閱讀→糉子,是最不健康的食物之一,這些人真的不要喫......

(數據來源:http://www.glycemicindex.com/)

因爲,粘性好的大米,支鏈澱粉(amylopectin )含量高,可以快速消化,同時,對血糖的影響大,更不健康。

煮好之後還是分開的,沒有粘性的大米,直鏈澱粉(Amylose )含量高,消化速度較慢,相對更健康。

所以,一些中東的,印度的香米,長粒米可能更好一些。

如果家裏有老人,有代謝問題的人,還是建議選擇一些黑米,黎麥,全麥,燕麥,黎麥,大麥,黑麥之類的粗糧,升糖指數更低,儘量避免,白米飯,糯米等精緻米。

還有一點,涼的米飯比熱的米飯更好,特別是冰凍過的,經過這樣的處理,米飯的中的澱粉,會有部分轉換爲抗性澱粉,抗性澱粉不太好消化,抗性澱粉對腸道還有好處,主要的是可以幫助穩定血糖。

還有科學研究發現,用椰子油煮米飯,然後放到冰箱凍一晚上,再放到常溫,拿出來喫,熱量少了60%。

Scientists say they have found a way to make rice less calorific - boil it with coconut oil and then refrigerate for half a day before eating.

According to the Sri Lankan researchers, treating rice in this way reduces its calories by up to 60%.

所以,綜上所述,關於米飯,建議少喫:熱氣騰騰的白米飯,糯米,等短粒米

建議適量喫:長粒米,黑米,黎麥,全麥,燕麥,黎麥,大麥,黑麥,或者用椰子油煮米飯,冰凍之後放到常溫再喫。

我並沒有說粗糧和長粒米就很好,只是相對白米飯更好,如果你能做到不喫主食,那也可以不喫。(老朋友都懂的)

關鍵的瘦龍說

大部分中國老人會覺得,喫米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不可能有問題,不能說不好就不喫了。

其實,這個問題,要看你如何看待老祖宗,誰纔是我們的老祖宗。

現在的這種精製米麪,是最近幾千年纔有的,我們的老祖宗在地球上活了400多萬年,在一萬年前纔開始進入農業社會,一開始也沒有這些品種。

只是因爲現在人多了,農業和科技發達了,纔有這麼多精緻的米麪糖喫。

其實,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老祖宗,99%的時間裏都是不喫米飯的,難道我們就只認這幾千年的老祖宗,1萬年前的老祖宗就不認了嗎?

還有人會質疑,以前那麼多人喫米飯,怎麼沒有糖尿病,現在大魚大肉喫多了,纔會有糖尿病。

首先,之前有多少糖尿病,我們沒有相關數據,因爲亞洲人,不那麼容易變胖,有很多瘦子糖尿病,我們以前不知道。相關閱讀→喫不胖的瘦子,更容易得糖尿病,心臟病,脂肪肝....

之前沒有胖子是真的,但是,我在舊社會一文中寫過幾個原因,主要是過去人喫不飽,營養單一,而且因爲過去的人,勞動強度大,喫下去的東西,都可能被消耗掉,所以不會長胖。

現在的人,水果,零食,不健康的脂肪等其他食物喫這麼多,而米飯一點都不減少,肯定有問題。

我覺得,對於沒有血糖問題的人來說,少喫一點米飯,問題不大,但是,對於有血糖問題,想減肥的人,有慢性病的人來說,還是儘量別喫米飯了吧。

希望更多的人,瞭解到米飯的真相,如果家裏有慢性病人,把文章發給他們看看哦。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麪食的問題,可能比米飯更大,參考閱讀→喫米飯 VS 喫麪,哪個更容易長胖?

公衆號回覆糖尿病,獲取更多糖尿病相關科普文章,和很多逆轉糖尿病的案例。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