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是什麼?這是筆者爲政府官員、企業家等各類學員開講“危機管理”課程時總會問到的一個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危機公關領域著名學者Coombs的回答是:我們對危機的定義取決於從哪個角度看待它(An et al.,2010)。在筆者看來,危機=危積+危奇+危急+危及+危基+危忌+危譏+危吉。“危積”意味着潛伏性;“危奇”說明發生的低概率性;“危急”反映出緊迫性;“危及”導致了大面積的波及影響;“危基”會讓組織生存發展受阻;“危忌”會導致利益相關者情緒失控,引發大範圍心理問題;“危譏”告訴我們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企業或組織很容易陷入輿論漩渦;當然“危吉”也常常讓福禍相倚,壞事變好事。

  既然危機有諸多維度,那麼透過重重迷霧,研究其形成機理以及如何全程管理就顯得尤爲必要。這時,研究者可以深入發生過危機的現場、組織,走訪當事人及周圍的利益相關者,像“偵查破案”一樣去收集各種證據,通過“三角檢驗”(蘇敬勤等,2014),還原危機發生現場和當事人的行爲細節,再對行爲背後的動機進行分析推理,得到合理的邏輯機制,給出最接近事實的解釋。這個過程實質是在回答“how”和“why”的問題。而案例研究作爲一種策略,在解決“how”和“why”的問題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Yin,1994)。

  案例研究重視洞見、發現和解釋,而非假設檢驗,追求“在場景中解讀”(Cronbach,1975),旨在提供描述、檢驗理論或者建構理論(Eisenhardt,1989);遵循的是歸納邏輯,通過收集到的數據資料深入分析事件間的邏輯關係,得出歸納性的結論,創建理論構念、命題和/或中層理論(鄭伯壎等,2013)。由案例構建理論的核心在於其複製性邏輯(Eisenhardt,1991),即每個案例都可視爲一個獨特的實驗,是自成一體的一個分析單元。而多案例正像一系列相互關聯的實驗室實驗一樣,通過這些不連續的實驗對所產生的理論進行重複、對比和擴展(Yin,1994)。

  由於案例研究策略的先天優勢,所以其在危機管理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本書對SSCI收錄的兩本公關類期刊JPRR(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和PRR(Public Relations Review)發表在2007~2016年的危機管理論文做了初步統計,發現137篇危機管理論文中,採用案例研究策略的就有75篇,達到54.7%。相似地,An等(2010)對1975~2006年發表在JPRR和PRR上的公共關係論文進行分析,也發現了類似的比例(514%的論文采用了案例研究策略)。上述兩個數據反映出國際危機管理的方法論趨勢。

  遺憾的是,國內學術界目前在此領域起步較晚,通過深入企業或組織調研收集危機素材,藉助案例研究構建理論的文獻尚不夠豐富,且還存在對案例研究與其他方法論之間的混淆誤解現象(戴鑫等,2017)。

  爲此,本書將散落在不同學科領域的案例研究方法做了整合與梳理,歸納出利用案例研究來構建危機管理理論的路徑與方法,總結出基於傳播視角(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和管理視角(management science perspective)的案例研究分類與寫作範式,並應用該範式調研分析快速消費品企業聲譽危機、工業品企業價值鏈危機、傳統媒體生存危機、企業內部管理危機、跨國公司在華危機、中國企業走出去危機等典型案例,構建了危機反應價值策略模型、危機逆淘汰機制模型、利益相關者價值共創模型等理論模型,以期拓展本領域的國內學術研究。

  戴鑫

  2017年4月12日

  本文摘編自戴鑫、盧虹、董媛媛 著《危機管理案例研究》一書前言部分,有刪改。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危機管理案例研究

  戴鑫,盧虹,董媛媛 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6

  ISBN 978-7-03-054947-1

  責任編輯:莫永國 陳 傑

  責編郵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簡介

  戴鑫,管理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訪問學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全國MBA教學指導委員會百篇優秀管理案例函評專家,《南開管理評論》《管理學報》《營銷科學學報》等學術期刊審稿人。曾在企業工作多年,推崇理論與實踐密切結合的科研、教學與社會服務理念。

  研究領域包括消費幸福、新媒體營銷、危機管理、變革管理、創新創業教育等。爲政府官員、企業家、MBA學員等講授“危機管理”“新媒體營銷”“營銷創新”等課程。在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管理世界》、《教育研究》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2部,合著2部,合編1部。參與《大百科全書(案例卷)》相關詞條的編寫工作。在營銷與管理實踐類雜誌發表文章近200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及面上項目共3項,擔任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項目1項,主持省級教學研究項目1項、其他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主持或參與政府、媒體及企業諮詢項目18項。入選全國MBA教學指導委員會百篇優秀管理案例3次,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級優秀調研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獲華中科技大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次、校教學質量一等獎1次。

  盧虹,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優秀碩士畢業生。研究生期間,參與導師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參與撰寫的論文1篇發表於《管理世界》;3篇發表於《管理學報》,並均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全文收錄;1篇在第六屆中國實踐管理論壇學術會議宣讀並被評爲優秀論文;另有2篇論文在其他學術期刊刊出。參與編寫的1篇教學案例入選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庫。

  董媛媛,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研究生,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優秀本科畢業生。參與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已在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篇。

  內容簡介

  《危機管理案例研究》將散落在不同學科領域的案例研究方法做了整合與梳理,歸納出利用案例研究來構建危機管理理論的路徑與方法,總結出基於傳播視角和管理視角的案例研究分類與寫作範式。在該範式指導下,系統回顧了2007~2016年國際危機管理案例研究的前沿趨勢,從學術角度分析了快速消費品企業聲譽危機、工業品企業價值鏈危機、傳統媒體生存危機、企業內部管理危機、跨國公司在華危機、中國企業走出去危機等案例,構建了危機反應價值策略模型、危機逆淘汰機制模型、危機逆生存機制模型、利益相關者價值共創模型等理論模型。案例對象除個別章節使用二手數據以外,大部分章節都來自作者團隊的第一手調研資料,因此具有較強的學術價值。

  本書適合於新聞傳播、公共管理、企業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管理等學科領域從事危機管理研究的學者和研究生閱讀,也能夠爲從事危機管理實踐的管理人員、諮詢人員提供參考借鑑,還可以爲從事危機管理培訓教學的教師和培訓機構提供理論指導。

  (本期編輯:王芳)

  一起閱讀科學!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味

  更多好素材,期待你的來稿

  與科學相約 | 科學出版社徵稿啓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