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滇西南西盟深山密林中的佤族人依舊傳承着一些古老的信仰和風俗。佤族自稱“阿佤”,意爲“住在山上的人”。於是,西盟有了另外一個名字——佤山。最率真、直白的情感孕育了最粗獷豪放,或者說最原生態的行爲方式,譬如被佤族人叫做“棱特莫艾”的剽牛——用血淋淋的剽牛獻祭表示對神的虔誠,也寄託着佤族人對牛的感恩和祭奠。

在馬庫、巴坡一帶有“剽牛舞興起”的傳說:獨龍江流域曾流行過一場瘟疫,人們恐懼萬分,便請巫師打卦問卜。測勢的結果是因爲人類過上太平日子後,忘記了向各位神靈祭供,天神爲此發怒便降下了這場瘟疫。人們急忙獻糧獻酒,並拉出幾頭牛“剽牛祭天”。祭儀中,人們敲起鋩鑼,跳起舞蹈。經過幾天幾夜的狂舞,終於感動了天神,收回瘟疫。事後人們認爲舞蹈挽救了衆人的生命,便以舞蹈貫穿“剽牛祭天”的整個活動過程。

傳說遠古的時候大地被滔天洪水淹沒,佤族的先祖被困在一棵大樹上危在旦夕。這時一隻水牛游過來讓他們騎到自己背上並馱負到了一個安全的地方。洪水退後,倖存的佤族先人面對荒蕪的大地又遭遇飢餓的威脅,那隻水牛爲了拯救他們又請求佤族先人將自己宰殺充飢,水牛唯一的要求是讓人們留下自己的頭顱祭祀。從那以後,佤族人感恩水牛,每逢重要的祭祀活動便要剽牛並奉上最神聖的牛頭。

在歷史上,各個民族都有殺牲祭祀的傳統,不過當人類對天地神靈的敬畏在科學和文明的力量面前逐漸消淡之後,這種現在被認爲過於血腥的古老傳統已經基本上在現代社會的日常生活方式中消失了。即便在某些地方還保存有這種習俗,也更多因爲其稀有的原始性而成了滿足外人視覺震撼的獵奇。

雖然在外人看來,血淋淋的祭祀方式現在已經難以讓人接受,但無論在神話還是現實中,對於奔放、豪爽的佤族人來說,溫謙的禮儀並不能寄託他們的感激和紀念。但是佤族人相信世間萬物皆有靈,據說每次剽牛祭祀都會變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