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歷時53天,錄取78萬人。8月30日,河南省招生辦公室召開2018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新聞發佈會,會上透露,我省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自2017年11月報名開始啓動,歷經考試、評卷、志願填報、集中錄取等階段工作,歷時10個月,已於8月27日結束,共計錄取本專科新生787426人。

此外,針對“答題卡如何運轉?”“答題卡有無可能被調包?”“考生條形碼是否唯一?”等考生和家長關注的熱點問題也進行了一一解答。

數據 錄取考生78萬餘人 ,本科層次擴招9600人

會議通報,今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總人數98.38萬人,較去年增加11.80萬人,仍居全國首位。

7月6日至8月27日,歷時53天,我省先後組織3次考生填報志願和18個批次徵集志願,共計錄取本專科新生787426人,比去年增加5.70萬人。其中,普通高考招生錄取712313人,比去年增加43513人。在普通高考招生錄取的712313人中,本科錄取337026人,比去年增加16022人;其中本科一批錄取91979人,比去年增加14857人。專科錄取375287人,比去年增加27491人。

據瞭解,今年錄取期間,我省全力爭取教育部及有關省市、重點大學的重視和支持,千方百計爲河南學子爭取上大學、上好大學的更多機會。集中錄取期間,以優質生源和熱情服務,積極爭取面向全國的招生計劃和省外高校的機動計劃。本科層次共計爭取擴招9660人,“211”以上院校擴招2498人,其中“985”院校擴招1172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在錄取過程中都較大幅度的增加了在我省的招生計劃,均保持了200人的歷史高位。

變化 87所院校單招錄取14萬餘人

杜習民表示,我省積極實施分類考試招生改革。今年,87所省內高職院校參加提前單考單招,錄取145641人,已成爲高職高專學校招生主渠道。中職畢業生升學率達到80.82%,專升本錄取率達到46.64%,人才成長立交橋更加通暢;我省實行綜合評價招生的高校錄取179人;自主招生錄取2583人,比去年增加146人;高水平運動員、藝術特長生等錄取169人,均較去年有所增加。

此外,農村考生升學之路更寬廣。今年,通過實施“國家專項計劃、高校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錄取農村及貧困地區考生9860人,比去年增加513人。錄取農村定向免費本科醫學生、小學教育(全科教師)考生3219人,比去年增加2142人。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考生,精準做好志願指導和錄取審覈,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登記考生錄取20631人,比去年增加12718人。

此外,今年我省軍隊、民航招收飛行學員工作再創佳績,錄取人數創歷史新高,共計達到628人,比上年增加140人。其中:空軍招飛錄取127人,較去年增加40人;海軍招飛錄取121人,較去年增加36人;民航招飛錄取380人,較去年增加64人。軍隊招飛規模穩居全國第一。其中,空軍招飛錄取文科最高分629分,超出文科一本線82分;理科最高分659分,超出理科一本線160分。擇優推薦至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進行“雙學籍”培養入圍21人,居全國前列。

通報 評卷歷時16天,全程嚴格保密

據瞭解,我省高考評卷工作於6月9日開始,6月24日結束。

在省高考評卷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組織指揮下,各評卷點設置學科評卷組、技術組、安保組、後勤組、質檢組及紀檢組,各負其責,把答題卡掃描、網上評卷、質量監控等各項工作落實落細落小。組織精幹力量參與答題卡掃描工作,答題卡掃描場地採取封閉管理、憑證出入,答題卡存放及流轉全過程在視頻監控下進行。所有參與掃描工作人員逐人簽訂保密協議,嚴格執行迴避制度。評卷場地實行24小時視頻監控,專人值守,全天候值班巡邏。根據教育部、國家保密局規定,對評卷參考實行祕密級管理。對試卷、答題卡及評卷過程信息等按照國家祕密級材料管理。

此外,嚴格選聘評卷教師,上崗前進行全員業務和操作培訓。實行評卷小組、題目組、學科組、質檢組以及省總質檢組五級管理模式,層層把關,層層負責;同時,嚴格執行評分參考,做到給分有理、扣分有據、寬嚴適度、始終如一。嚴格答題卡掃描過程管理,對選擇題自動識別評判賦分,對非選擇題進行掃描、切割、存儲,隨機分發,實行網上評閱。不同題目由不同評卷組在加密狀態下評閱。評卷教師只能評閱系統自動分發的題目,無法獲取題目相對應的任何考生信息。

解密 答題卡如何一一對應考生 今年高考,河南省、市、區、縣(區)招辦和2400餘所在豫招生院校共有3萬餘人蔘與網上錄取工作。評卷如何精準公正,考生答題卡如何安全運轉,有無可能被調包?針對這些考生和家長關注的話題,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招生辦副主任杜習民一一進行了解密。

熱問一:答題卡如何運轉?

杜習民表示,我省答題卡和試卷實行分別印製的辦法。經過保密運送至考場,開考前15分鐘,三位監控老師在監控和考生的注視下,當場拆封分發答題卡和條形碼。考生檢查條形碼無誤後,黏貼在個人試卷上,並填寫相應的個人信息。

完成考試後,優先回收答題卡。清點無誤裝入塑料袋,再套入專用答題卡袋,貼上密封條後,由同考場三位監考老師在騎縫處一一簽名確認。並在監控中,微微舉起向考生進行展示。待考生走出考場,三位監考老師沿規定的封閉通道到達勞務辦公室,驗收合格後將答題卡交由保密員,保密員簽字確認並轉入保密箱。

“每考完一科,答題卡以保密箱爲單位裝箱封存入保密室。保密室24小時監控,外圍也有24小時值班。待全部考完,由公安部門負責運送至省招辦答題卡掃描點。考後封存直到到達隨機分配的掃描機機位後,才能拆箱拆袋,檢查是否封存完整。檢查後,由兩位老師共同進行掃描作業。”杜習民說,全過程中,評卷老師不接觸答題卡,而是分組通過網絡評閱掃描圖像,每個評卷組只評一道題,充分保證公開公平。

熱問二:考生黏貼條形碼是否唯一?

“考生個人信息條形碼,每人每科目考試均發放一張,且是唯一的一張,沒有備用條形碼。”杜習民說,考生條形碼隨答題卡印刷並運送至各市、縣(區)保密室,並在開考前隨答題卡統一發放。

他特別強調說,條形碼是特殊製造,只能使用一次,無法無痕撕下,撕下後必然會留下印記,以保證條形碼粘貼後不能被調換。

那麼,條形碼又包含哪些內容呢?杜習民介紹說,條形碼上包含五項內容:考生姓名、考號、考場號、座號和條形碼。

熱問三:掃描過程中,如何保證答題卡與考生一一對應?

對此,杜習民介紹說,每個考場30名考生,30張答題卡以袋爲單位進行掃描。兩位工作人員同時操作,每袋掃描成功後,才能拆封下一袋答題卡,掃描區域設置無死角監控錄像。掃描成功後,須進行確認簽字,一旦答題卡出現掃描不清等問題,可追溯至該掃描機器及掃描工作人員。

此外,系統內已事先存入考場編排信息,當掃描的答題卡與原存入信息一致時,系統才能錄入,如果有一張無法對應,整袋答題卡都無法錄入。“掃描過程中,計算機首先識別的是條形碼,當條形碼信息與系統原錄入信息一致,且背面座位號一致時,才能認定該答題卡與考生的對應關係。”

那麼,如果答題卡污損或考生忘記填寫信息等情況,導致無法錄入時怎麼辦?杜習民說,一旦出現類似情況,將由掃描工作人員進行覈查,在30人範圍內通過原系統信息進行比對,依據試卷上的條形碼和手寫信息,一共3處共10個信息確認點。

熱問四:答題卡有更改和替換可能嗎?

“沒有一個環節有這樣的可能。”杜習民說,首先,我省高考實行無聲入場,考區統一購買文具,考場內,考生使用黑色字跡簽字筆和2B鉛筆,監考人員使用紅色字跡圓珠筆。“考場內還設置錄像監控,監考人員監控全程簽字記錄都必須且只能使用紅色字跡圓珠筆。”

他說,保密室在登記過程中不允許出現任何黑色簽字筆;掃描室內,工作人員進入需要進行檢查,而掃描臺上只備有紅色圓珠筆。答題卡進入掃描現場後,不同科目由不同班組進行保管,並隨機在不同機位不同時間由不同的工作人員進行掃描。

“也就是說,整個流程各環節工作人員都不持有黑色字跡簽字筆,同時,整個流程都在視頻監控下進行。所以,想要修改或調換答題卡,從整個工作流程和後續查看錄像的情況來說,都不可能發生。”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任華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