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庸笔下,其实有两个“逍遥派”

01

在江湖中,逍遥派曾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怎么个特殊法?它是一个不仅追求武学造诣,更追求自由逍遥和精神风骨的门派。

只看看逍遥派的武功来历就知道了。北冥神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

北冥神功倡导的是什么?是兼容并包。

而逍遥派想要培养的理想弟子,是无崖子那样的人物: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

直白地说,就是不作“乖宝宝”,说荒唐的话,干出格的事,汪洋恣肆、纵横万里。

所以,像无崖子这样的人,常常被普通人当作疯子。

“逍遥派出疯子!”他们这么说。

那可不是?如果一个人“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他不是疯是什么?

02

为什么说逍遥派“曾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

因为它追求的那份精神品格存在得并不长久。

如果说初代掌门逍遥子凭借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能力奠定了逍遥派的地位,到了第二代掌门无崖子,他也只能勉强维持这个门派的精神和体面。

他无法保护这个门派,甚至自身难保,被虎视眈眈的李秋水和丁春秋打下山崖。

在此之后,逍遥派已经不再是逍遥派。

让我们看看这个门派还剩下了什么——

剩下了一个守着棋局的苏星河和八个弟子。

苏星河为使弟子免于祸,把八人一同逐出门墙,从此不见。而这八个人,甚至不敢再以师兄弟相称,每两年才能相聚一次,为了纪念在函谷关学艺之地,并称“函谷八友”。

“函谷八友”琴棋书画各有所长,理工医商也是翘楚,可放在今天,他们就是人们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剩下了号令“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天山童姥和在吹捧声中飘飘欲仙的丁春秋。

他们作为掌门,精通的又是什么东西?

你有生死符,我有逍遥散;你会返老还童,我会大吹法螺。

在这样的环境里,逍遥派还会希望弟子有风骨吗?

不会。

甘愿配合、善于表演、谨言慎行、闷声发财,这才是他们在逍遥派的生存技能。

所以,逍遥派的武功也许越来越厉害,但精神也越来越平庸。

03

门派落到天山童姥、丁春秋等人手上,也难怪逍遥派会产生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惹不了,只好逃。

即便没有风骨,至少没有媚骨,即便不曾坚守,也绝不同流合污。

看到此情此景,不知道逍遥子会作何感想。

以前的逍遥派,追求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如今的逍遥派是什么?

是一个“贩卖武学、灌输武术的机关”?一个从江湖之远跨入庙堂之高的跳板和阶梯?

如今,江湖波澜再起,逍遥派并不逍遥,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虚竹,要敲响铁皮屋子,叫醒装睡的同门师友。

无数的人上来想捂住他的嘴——

“这都是为了你好。”

“大家都是逍遥派,自己人为何难为自己人?”

但其实,在金庸笔下,从来都有两个逍遥派。

一个“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一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一个属于无崖子们,一个属于丁春秋们。

什么,你问哪个逍遥派才能立足江湖?

答案总在小说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