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攝影】魯力 朱洪波。這個被稱作“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文博會,十五年來以“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精品化、規範化”的辦展方針, 促進和拉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的同時,推動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

2312個政府組團、企業和機構參展,近6000個文化產業投融資項目在現場展示交易,觀衆參與700餘萬次,48家文化類上市企業,68家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示範基地和23家全國文化企業30強企業攜最新產品、最精項目參展……這是5月16日-5月20日在深圳舉辦的文博會大數據。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主會場觀衆比上年增加10%,來自全球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增加了8個……在數據變化背後,是文博會十五年的耕耘和積累,也有許多大家不知道的“祕密”。

擺放在展臺上的展品是如何來到這裏的? 2015年起設立的“一帶一路”展館中,“老外”與文博會之間有哪些故事?本期“粵有料”帶你來探祕。

一次茶葉交易造福2000名農民一年的生活

位茶在河源展區,幾位來自湖北的觀衆在幾套醒獅服旁停留許久:“我們那邊農村要表演舞獅沒有服裝製作技藝,聽說河源的醒獅製作很有名,想來買一些。”他們可能不知道,買一套醒獅服,間接資助了當地的幾家農戶。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我們和平縣的這家醒獅文化公司是由300多位村民組成的村集體企業,一套衣服會拆解成很多部分由不同村民完成,他們在務農活兒的間隙可以增加收入。”河源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藝術與非遺科科長張輝德告訴記者,這是當地的產業扶貧項目,而且在文博會的推動下,目前達到了一年一萬多套醒獅服的銷量。

這是文博會拉動當地產業和就業的一個縮影。文博會15年來,都能看見廣東展團的身影,近六年來,實現了21個地級市全部參展。比如今年,廣州展館集傳統與現代於一體展示了廣繡、VR等黑科技;惠州展館裏傳統蠟染技藝的升級產品引得觀衆駐足停留體驗;韶關展館中,瑤繡67歲傳承人和將其元素融入民宿的年輕創業者碰撞出“文旅融合”的火花;中山展館裏,冰冷金屬在精細雕琢下變成一幅幅溫暖絢麗的金雕畫……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不遠處的深圳羅湖館,精美的紫砂壺和雅緻的茶藝表演抓人眼球。“我們2013年成立時,只有會員企業60多家。2014年第一次承辦文博會專項活動,當場成交額2000萬元左右。現在會員企業有160多家。”深圳市茶行業同業工會祕書長張明強的話折射出文博會對深圳茶行業發展集聚效應的推動。

2000萬元成交額的背後,是中國6000萬茶農的脫貧致富路。張明強介紹,茶行業銷售額中約60%都是給到茶農的。“如果按貧困地區一位茶農6000元年產值收入來算,可以造福2000位茶農”,他簡單計算後說,“文博會對我們協會的宣傳作用很大,參加文博會後,我們2016年吸引了八馬茶業進駐,之後深圳土畜產茶葉進出口公司也加入進來。”

世界各國文化在文博會“共振”

匈牙利的特色玉米穗編織品,“西邊日耳曼文化,東邊斯拉夫文化”的捷克旅遊推介,羅馬尼亞著名藝術家Nicolae Voiculet帶來的音樂表演掀起了現場活動高潮……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我們主要是來展示的,讓更多中國人認識羅馬尼亞文化”,在“一帶一路”展館羅馬尼亞展區,一位中國觀衆表示非常想買一個用陶土燒製的盤子,工作人員Stanei回答,這些東西不做售賣,並向她介紹,“盤子上畫有羅馬尼亞文化特有羽毛樣式的圖騰,這都是我們日常看到的,這個花紋象徵着光明和希望。”

一個文化展示交流的平臺,同樣可以喚起不同文化共同的文化記憶,形成文化共振。說起捷克的文化產業,捷克旅遊局上海辦事處局長巴士傑強調了一個和中國聯繫緊密的案例:“《小鼴鼠的故事》這部捷克經典動畫片,三年前經過中央電視臺和捷克電視臺的合作,加入了熊貓、長城等中國元素,拍成了3d電影。”話音剛落,一位90後觀衆在一旁驚呼:“我小時候就看過這部動畫片,原來是捷克的!”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我很喜歡設計,所以當我發現這個展會規模如此之大卻還能與設計融合得非常好,覺得很了不起。”當記者告訴巴士傑深圳有“設計之都”稱號時,他說:“感謝這次文博會讓我瞭解到深圳設計也很厲害。我此前也有了解,捷克的水晶、玻璃飾品產業有和深圳合作,深圳團隊根據中國市場需求加以設計。”

來自匈牙利的藝術家Nagyari Katalin同樣是第一次來到文博會,她的作品曾在全球酒店的聖誕樹上亮相,相比於此前去過的中國展會,她認爲:“文博會的國際性非常強,在這裏歐洲各國的文化可以互相學習交融。”

經過十五年成長,“一帶一路”展館參展國家從首設的15個增加至今年的50個。參與文博會的國家和地區從首屆的10多個增加到第十五屆的103個;從第二屆的來自海外46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餘專業觀衆,發展到第十四屆的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等101個國家和地區的21386名海外採購商。文博會在“促進和拉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的同時,也吸引了國外資源的入駐。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專屬魔杖、飛天掃帚、貓頭鷹郵局、“霍格沃茨”校服……在蘇格蘭展區,曾帶動英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超級IP”哈利波特的周邊產品吸引了衆多參觀者駐足。這是深圳—愛丁堡國際創意產業孵化中心帶來的愛丁堡市在時尚設計、智能硬件、影視製作、教育教學等領域的優秀企業的代表作品。

市民眼中“文化沙漠”變“文化綠洲”

而深圳作爲文博會的舉辦地,各方文化在這裏碰撞出的火花墜落在這片土地形成肥沃土壤,給予這座新城以文化養分。5月17日下午,在文博會專項活動“第五屆大書城精英薈”上,深圳市書城文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別與來自全國的8家戰略合作伙伴就大書城小書吧、科技互動體驗等項目簽約,項目拉動15億元投資。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我剛來深圳時,大家都說深圳是文化沙漠,後來慢慢發現,這些年深圳越來越注重文化領域的建設,從嚴肅音樂到通俗音樂,從國外藝術到國內文化傳承,對普及藝術素質教育起到很好的作用。”在廣東省南粵銀行深圳分行工作的王志敏告訴記者。

“這幾年深圳不同的區也會有不少文化福利,記得前兩年,我連續在南山文體通買了幾次福利票看崑曲,很是不錯呢。”市民蔡書馨說。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這些市民直接觀感的背後,是深圳文化設施和高水平文化活動的佈局。從“舊十大文化設施”到“新十大文化設施”,從第一家羅湖書城到如今的五大書城,從首次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展場銷售到今天展現大數據、移動支付、人臉識別等最新科技手段在實體書業中的應用成果,幾十年來,深圳文化事業飛速發展。截至2018年3月底,深圳共有公共圖書館640個,基本實現每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的目標。據相關媒體2017年實體書店大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2月,深圳有945家實體書店。

展示規模從首屆的43130平方米增加至第十五屆的105000平方米,展商數量從首屆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五屆的2312家,參觀、參展、採購的國家和地區從首屆的10多個增加到第十五屆的103個。文化如水,潤物無聲,一場八方來客享受多彩歡樂的文化盛宴背後,是中國文化產業十五年與經濟發展的齊頭並進。

粵有料|“文化+”到底怎麼“+”?這組大數據告訴你文博會背後的故事

從2004年5月首屆文博會花落深圳,文博會的15年見證了深圳從“一臺鋼琴、一間劇院、一支宣傳隊”的濱海漁村到“設計之都”“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驚人蝶變。

文化之風也吹到了廣東省、全國甚至全球的各個角落。這個被稱作“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文博會,十五年來以“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精品化、規範化”的辦展方針, 促進和拉動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的同時,推動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

從產品訂單輸出,到產業載體輸出,再到人才輸出,十五載過後,文博會的明天更值得期待。

【記者】郭悅

【攝影】魯力 朱洪波

【校對】符如瑜

【作者】 郭悅;魯力;朱洪波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粵有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