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次來到世界藝術之都巴黎。這裏是胡安·米羅(Joan Miró)。

有畫室選擇,美術繪畫,評畫方面的諮詢,歡迎私信小編哦(✿◡,◡), 我們將在最短時間內給您滿意回答(ˉ▽ ̄~) ~~更多更有趣的內容請關注公衆號:杭州形上美術培訓學校 或點擊瀏覽我們的官網:http://www.xingshangart.com

保持童心,不是拒絕成長

【胡安·米羅】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環顧四周,

有着原始的粗礪岩石,

充斥着美麗的光。

這是一個避難所,

藝術家在這裏,

可以平靜地喚醒夢幻的藝術。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這裏是胡安·米羅(Joan Miró)

位於馬略卡島的工作室,

“噓!……”

雖然米羅是一個音樂迷,

但他在工作時需要保持絕對安靜。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1978年春季的一天,

米羅的孫子龐耶,

第一次進入這個畫室,

“當我看到他的作品,

我彷彿看見了自由。”

“我真的無法將這種自由,

與祖父85歲的年齡相匹配。”

龐耶感到非常奇怪,

祖父爲什麼會有如此天真的一面?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飛翔與變形,冥想的鳥兒遷徙,

以及星座和銀河的流動……

這是屬於米羅的夢境,

也是他在嘈雜的世界裏,

所保持的赤子之心。

他以獨有的姿態,

去對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

用自己無限的童趣和探索欲,

去彌補這個世界的不完整。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加泰羅尼亞景觀》,1924年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荷蘭室內景一號》,1928年

小時候,

一根棒棒糖就能使我們破涕爲笑;

一場簡單的遊戲,

就能讓我們玩到忘記喫飯,

但我們長大後,

似乎對世間的一切司空見慣,

很難有什麼事業以外的東西,

能讓我們興致高漲樂此不疲。

除非天下奇觀,人間美味,

或是天下掉下個大餡餅。

而米羅一生都像個孩子一樣,

保持童真地畫畫,

以至於你在欣賞他的作品的時候,

只管去看它是否漂亮就好了。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蔚藍的金色》,1967年,巴塞羅那米羅基金會藏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1893年生於西班牙的巴塞羅那,

父親是一位金匠和珠寶商,

母親出身於細木匠家庭。

或許是由於父母兩個家庭傳統技能、

工藝設計的影響,

米羅自小就想成爲一個藝術家。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但他性格內向,靦腆寡言,

他的父母並不以爲他會有很大的出息。

但內向的人,難道從小就應該

被打上失敗的標籤嗎?

答案是:不。所謂內向的人,

就是從自己內心獲得力量的人。

你越是瞧不起,我便更要加倍努力,

於是米羅年僅14歲時,

就展示出了過人的藝術天賦,

父母也真正開始重視他的藝術夢想,

把他送進巴塞羅那美術學院學習。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藍色二號》,1961年

來到巴塞羅那後,

米羅那顆長期受到壓抑的

內心也隨之釋放,

於是少年米羅給學校的老師

留下了“搗蛋愚莽”的糟糕印象。

三年後他從美術學院退學,

灰溜溜地回到了家中,

出於對家庭的責任,

17歲的米羅幫着父親打理生意,

當上了一名商業職員。

然而米羅的內心,

始終默默孕育着一顆藝術的夢想。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枯燥的工作讓他抑鬱不樂,加上過度的勞累,使他第二年患上了重病。

父親把他送到蒙特洛伊鎮附近的農村療養,好在生活這個寧靜的農村,米羅可以俯瞰金色的海灘、粗獷的斷巖、堅石疊成的農舍、環繞村落的橄欖樹和葡萄園……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蝸牛的軌跡》,1940年

在農村靜心療養的這段日子裏,

米羅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是繼續重複枯燥的機械生活,

還是應該重拾自己的藝術夢想?

最終,他選擇了後者。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靜物和舊鞋》,1937年

於是身體康復後,

米羅又回到巴塞羅那,

通過與校方的多次溝通,

又回到了巴塞羅那美術學院學習,

主修桑特·魯克藝術團體開設的課程。

該團體在建築上的傑出創造性,

激發了年輕米羅的熱情,

並給予米羅很深遠的影響。

也是在這個時候,

米羅開始了繪畫的創作。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他用最錯綜複雜、最抒情的構圖,

和最優美最華麗的畫面,

漫不經心地在畫布上,

自由彎曲伸展遊動……

毫不考慮的美學規則、

血紅色的線條、

和突然爆裂出來的各個色塊,

散佈在深淺不同的背景上,

交織相間着的點、線、面,

像爆炸四濺的宇宙流星,

帶着濃烈的浪漫和自由。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小丑狂歡節》,1925年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華麗翅膀的微笑》

西班牙人那種熱情奔放的性格,

還有他對生命的樂觀與熱情,

在米羅的畫作裏得到完全展現。

無論這些畫看起來用色再多、

結構再亂,都不會讓人產生

一丁點兒的不舒服。

正如米羅自己所說,

這些畫是他“夢裏的顏色”。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因爲康定斯基,

我們知道尺子和圓規;

因爲蒙德里安,

我們時刻在打趣着膠帶,

對繪畫史做出的貢獻;

而因爲胡安·米羅,

我們明白了實現夢想,

還得靠徒手去“耕耘”。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但對於一個懷有雄心大志的畫家來說,

巴塞羅那的天地實在是太狹小了。

此時,米羅的視線盯上了

有着藝術家天堂之稱的——巴黎。

經過藝術變革的巴黎,

對米羅產生了強大的誘惑力。

於是1919年他離開家鄉,

首次來到世界藝術之都巴黎。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這個時期的巴黎藝術家薈萃,

美術館和博物館珍品如雲。

即使家境還算富裕,

米羅卻不拿家裏的一分錢,自力更生。

所以當時的米羅還只是一個貧窮、

而並無盛名的青年畫家。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即便如此,

他也隨時保持着體面的着裝,

美麗的西服搭配着精緻的手工皮鞋,

看起來像一個律師或銀行家,

甚至一個英國貴族。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每天過着飢寒交迫的日子,

他的畫在巴黎無法賣出。

但精神的富足,

是金錢所難以買到的。

米羅過得落魄的同時也在巴黎

認識了許多藝術界的朋友,

甚至是來自他祖國的畫家畢加索。

畢加索買下了他的一張自畫像,

這幅自畫像也一直被珍藏着。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畢加索與米羅

但他們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

畢加索性格外向,米羅性格內向,

畢加索的外在表現就像一座火山,

而米羅則是內在像一座火山。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思想決定了人生,

而圈子決定了命運。

通過畢加索的介紹,

米羅結識了更多雲集在巴黎的藝術家。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也許我們會有偏見,

但是命運沒有偏見。

1925年,

米羅參加了在皮埃爾美術館

舉行的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展覽。

從這之後,他的作品就被人們

稱爲“夢幻繪畫”。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黎明前的星座》,1941年

很多人在見過米羅本人後,

紛紛驚歎眼前這位傳統剋制的藝術家,

居然能在畫布上釋放出,

如此驚人的視覺能量,

平時的米羅總是戴着一副面具,

只有回到工作室時,

他纔會脫下面具,

變成野獸、魔法師、色彩魔術師。

他既要生活,也要夢想。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自1930年後,

米羅的作品就一直定期在紐約等城市展出。

作爲超現實主義領袖人物之一,

米羅在世界畫壇上的名望僅次於畢加索。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甚至有媒體評價,

除了畢加索和馬蒂斯之外,

他比當代歐洲的任何大師都更爲知名。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許多人說米羅的畫,

表達了人類最強烈的情感,

熱愛、仇恨、信任和恐懼。

他本人是否也與他的畫作一樣敢愛敢恨?

米羅承認自己對女性的魅力十分着迷,

可以說除了繪畫之外,

他終生探討最多的也是

女性和男女兩性生活。

但在生活中,

米羅從不尋花問柳,

他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

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晚年的米羅,來到了馬略卡島,

在這裏,他可以俯瞰地中海,

看着成羣的海鷗,

在海空之間自由翱翔……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當時人們認爲,

作爲一個成功的藝術家,

米羅已經退休,

在馬略卡島等待死亡。

但他並不害怕死亡,

也不害怕失敗。

他害怕的只有一件事:

丟失自己。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所以米羅始終沒有放棄繪畫,

反而隨着年紀的增長,

風格越來越強烈、越有表現力。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米羅始終像個孩子一樣畫畫 ,

不講究任何手法,卻能深得人心,

因爲看第一眼就喜歡,這就是藝術。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1983年12月25日,

米羅在他的畫室去世,

享年90歲。

即便是在去世的前一週,

他仍然像個老頑童一樣,

對世界充滿着好奇,

對生命保持着敬畏,

純真地愛着這個世界。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我們總說人生有三重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雖然歲月無情催人老,

但只要我們的心不老,

只要我們能保持天真、

那份屬於大人的童心,

再加上一個海納百川的心胸,

誰又能擋得住幸福的腳步呢?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保持童心不是拒絕成長,

更不是幼稚的爲人處事的藉口,

而是保持對這個世界的探索和創造力,

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希望,

就算這個世界並不如你願,

但你也要做自己的王子和公主。

究竟是什麼樣的作品,讓畢加索一直珍藏着?

願身處塵囂的你,

能夠在心底的某個角落,

爲自己保留一個童心的位置,

依舊可以像小時候無畏的自己一樣,

帶上盔甲,披上戰袍,

迎着漫天的黃沙,

不理會世俗的煩惱和喧囂,

朝着自己的理想前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