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有网友问起“现代人学习和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忍不住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想这位网友所说的“前途”应该是指通过诗词创作来获得某种收益,或者是事业上的成功,但是从当前的大环境来看,想通过诗词学习和诗词创作来获得这些,可能性是极低的,当代人诗词创作的前途非常渺茫。为什么说格律诗词创作没有前途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3个残酷的现实令人沮丧,你会坚持下去吗

首先,格律诗词的应用场景太少

在古代,格律诗词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宴饮、送别、贺喜、庆寿、思乡、问候等等,都需要用到诗词,尤其在唐朝、宋朝、清朝的部分时期,科举考试也是需要创作格律诗词的,也就是说格律诗词不仅平时会广泛用到,对个人的仕途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如同现在的英语一样,偶尔平时会用到,而且还是高考中的一门考试科目,那英语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学英语比学格律诗词更有前途、更加必要,所以现在英语辅导、英语培训火爆得不行,而格律诗词的培训班就十分罕见。

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3个残酷的现实令人沮丧,你会坚持下去吗

其次,格律诗词对个人的价值在下降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给古代文人的骨子里刻进了自豪感和优越感,但是如何来体现自己的是“读书人”呢?靠琴棋书画吗?或许并不行,这些技艺厉害,可能算是著名的琴师、棋士、书家、画师,但都算不得是读书人、文人。古代读书人的品格、风骨、文采是需要依靠诗词来展示的,寥寥数十个字、多则百十个字,读书人的才华就这么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格律诗词作得好的就是读书人、就是才子,才有读书人的样子,才有“读书高”的底气,作得不好的那就入不了这个读书人的圈子,就是个大老粗。正是因为格律诗词对体现古代文人自身价值的极为重要,所以那时学习和创作格律诗词是必要的,也是有前途的。

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3个残酷的现实令人沮丧,你会坚持下去吗

到了当代,且不说“读书人”是否还有自豪感和优越感,但是格律诗词的创作已不再是文人、读书人的“标配”了,学问高、才华好不再是看你的诗词、文章作得好不好,而是看你是否有大部头的著作、是否有高水平的论文,所以诗词创作能力对个人的价值大大下降了,凭借格律诗词创作来提高身价、觅得前程的可能性太小了。

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3个残酷的现实令人沮丧,你会坚持下去吗

最后,格律诗词的市场受众有限

喜欢格律诗词的人或许并不少,但是他们喜欢的是唐诗、是宋词,有谁会喜欢当代人创作的格律诗词呢?如果从市场需求来看,格律诗词创作更是没有前途的,远不如写小说、写童话、写现代诗的收益大、前途大,后者至少可以赚点稿费、版税之类的,而格律诗词创作就没有什么市场了,凭借出本格律诗集来赚点版税、稿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3个残酷的现实令人沮丧,你会坚持下去吗

就在写这篇文章的的时候,我专门又在各大网上书店浏览一圈,发现很难找到几本现代人的格律诗集,即便是找到了,销量也少得可怜,也难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趣味性不如小说,文学性不如古诗词,买来何用?

其实,即便是有当代人出本格律诗集,应该也不会有多少人来买,因为喜欢格律诗词的话,买套唐诗、宋词即可,无论是诵读,还是研究,都比买本现代人的格律诗词要好得多。当代人的格律诗词都是仿古风、依古韵、学古人来写的,诵读、研究格律诗词,直接找原版、真品就行,何必买些仿品甚至伪品呢?

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3个残酷的现实令人沮丧,你会坚持下去吗

也有当代诗词爱好者写了不少诗词,如果无声无息地腐烂在抽屉里就太可惜了,所以自己花大钱出本集子,也算是对自己有个交代,赚个诗人的名头,但是出版社可能都不会公开发行这类诗集,本来就没有多少人买,这会儿是想买也买不到。从市场需求来看,格律诗词创作不但带不来收益和前途,还是个赔钱的买卖。

我也是个格律诗词的爱好者,偶尔也会写写诗词,打算从现在开始积累素材和攒钱,十几二十年后,等我攒够了刊印费,也要出本诗集。那时,我的书房里也会有几千本诗集,都是我自己一个人的那一本诗集,那汗牛充栋的场景,想想就很激动。

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3个残酷的现实令人沮丧,你会坚持下去吗

小结

综上所述,格律诗词创作用途不大、体现不了个人价值、又带来不了收益,这就如同BP机维修技术、蛇颈龙饲养技术一样,别指望靠它能有啥前途了。不过,没有前途,也未尝不是件好事,弃了学习格律诗词的功利性,喜欢就学,喜欢就写,无论写得好坏,无论得失,只要自己觉得好,只要自己心里美得不行,那就写下去吧,或许没有前途,就是最好的前途。

创作格律诗词有前途吗?3个残酷的现实令人沮丧,你会坚持下去吗

欢迎关注李说一,加入诗词对联爱好者的圈子,探讨学习,吟诗作对。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