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如果光看诗名,就会有些许陌生,但如果我跟您提一句古琴曲《阳关三叠》,那您就瞬间明白了:哦,原来是这个诗啊……

对!作为中国十大古琴之一的《阳关三叠》,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这首乐曲正产生于唐代,就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当年此曲风靡唐朝大街小巷。今天要跟您聊一聊的就是这首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题《送元二使安西》,其中的“元二”就是王维的好朋友元某,因为元某在家排行第二,所以被昵称为“元二”。整个诗题的意思就是:送元二出使安西地区。“渭城朝雨浥轻尘”

话说王维出差去西域慰问将士回来,刚到长安没多久,就听闻好朋友元二又被派去了西域。在西域生活绝对是一种挑战,漫天飞沙,碎石乱跑,战争杀戮,活着回来就是一种幸运。可谁想,自己前脚回来,后脚好朋友又要去了,王维这心里实在是有些难受。

那就送朋友一程吧,两人一路叙旧,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送别的胜地——渭城!一大早醒来,渭城下了一场雨,把漫天的灰尘洗得一干二净,眼前的景象看过去着实明亮起来。

“渭城”,在陕西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浥”,这里是指“湿润”的意思。“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和元二走出旅社一看,发现经过雨水的洗涤之后,旅社的瓦片显得更清亮了,而道路两旁的柳树也不约而同换上了新装,显得越发青翠动人。柳枝随风摇曳,犹如细长的臂膀牵拉着元二的衣裳,似乎是在深情地挽留。

“客舍”,指的是古代的“驿馆”或“旅馆”。

“柳色”,指代柳树,古代经常拿柳树来象征离别,很多离别诗中,经常会看到柳树的身影。“劝君更尽一杯酒”

分手在即,虽然景色宜人,王维和元二却愁容满面。于是王维问店家要来了酒杯酒壶,两个好朋友对酌,一杯又一杯。时间不早了,马车师傅开始催促,王维抓紧时间又给元二斟上了一杯酒,劝他再喝上一杯!王维这是有多么舍不得元二离去啊!

“更尽”,这里指“再喝完,再干完”的意思。“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之所以如此不舍,因为他深深明白,过了渭城再往西走,不就就能到达阳关。而出了阳关,则真正开启了西域之行,风沙走石会夹道欢迎元二,漫漫前路,元二再也遇不到像王维这样的老朋友了。

此时此刻,王维心里说不出的还有一股哀伤,他不知道元二什么时候能够回来?甚至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想到这些,怎能不劝元二再多喝上一杯酒呢?

“阳关”,现在甘肃省敦煌西南,为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这是一首古代的送别诗,还有个诗题叫《渭城曲》。这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了渭城驿馆景色,通过“客舍青青柳色新”,我们便可以得知,王维和朋友分别在春季;后两句转入伤别,没有“伤”字,却通过举杯劝酒表达了诗人心中强烈的深沉的惜别之情。情景交融,韵味深永,所以被谱成曲后,成为了唐朝最流行的送别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