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莎士比亞肖像

讀過莎士比亞劇作的小夥伴們都知道,莎翁作品除了文學上的藝術價值之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他在植物學以及其他諸多領域亦具有非常淵博的知識。

莎士比亞比較善於運用他對於身邊植物的觀察和了解,通過引入植物的描寫和擬人化的表徵,來營造氛圍、推進劇情或者傳達某種當時不便明言的隱喻。

比如,在《魯克麗絲受辱記》中,莎士比亞就動用了整座花園來描寫臥室中安睡的魯克麗絲“睡美人”的形象;在《理查二世》中,莎士比亞則藉助園丁的對話將疏於整飭的果園類比於混亂的國家狀態;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作爲毒藥的顛茄和烏頭甚至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莎士比亞植物誌_[英]瑪格麗特·威爾斯_A Shakespearean Botanical

勞倫斯神父:“……把這裏面煉就的液汁一口喝下,那時就會有一陣昏昏沉沉的寒氣過你全身的血管,接着脈博就會停止跳動……在這種與死無異的狀態中,你必須經過四十二小時,然後你就彷彿從一場酣睡中醒了過來。”——《羅密歐與朱麗葉》第四幕第一場

神父交給朱麗葉一種假死藥,以阻止她被嫁給帕里斯伯爵。他描述的這種液體被認定爲顛茄的萃取物。這種萃取物非常有效,朱麗葉在沉沉沉睡去後被宣告死亡。消息傳到羅密歐被流放的曼多亞,他帶着狼毒(烏頭草)回到維羅納,在墓地殺死了帕里斯。在給了沉睡中的朱麗葉最後一吻後,羅密歐隨即服毒,自殺殉情。

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顛茄 Atropa belladonna - 科學繪畫

今天就來說一說“顛茄”這種植物。

此顛茄非彼顛茄

以前一直以爲所謂的“顛茄”就是我每次爬梧桐山時遇到的這種植物,因爲它的名字也叫顛茄,甚至有些植物圖鑑書籍以及科普網站上就是這麼叫的,但是顯然,它與我面前正在閱讀的《莎士比亞植物誌》這本書裏的讓朱麗葉沉睡如死的“顛茄”明顯不是同一種植物。

困惑之餘,去網上查了資料,才發現兩者非但不同,實在是差異甚大。

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牛茄子 Solanum capsicoides,拍攝於深圳梧桐山

牛茄子 Solanum capsicoides

在梧桐山常見的這種植物,其實正名叫做牛茄子(Solanum capsicoides),茄科茄屬。別名甚多:牛茄子(海南瓊山);顛茄(海南);番鬼茄(廣東連山);大顛茄(廣東寶安、九龍);癲茄(廣東鬱南);顛茄子(廣東大埔);油辣果(貴州)。

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牛茄子 Solanum capsicoides

它是一種直立草本至亞灌木的植物:莖枝之外各部均被具節的纖毛,莖及小枝具淡黃色細直硬刺;葉闊卵形,5-7淺裂或半裂,葉緣淺波狀,葉脈具具直刺;聚傘花序腋外生;漿果扁球狀,初綠白色,成熟時橙紅色。原產地巴西;國內南方常見。

牛茄子的植株及果實含龍葵鹼,誤食後可導致人畜中毒,不但影響胃腸道,還會影響神經系統,造成痙攣、意識混亂、口齒不清等症狀;但因爲色彩鮮豔,可盆栽作觀賞。

在醫藥學上,根或全株(野顛茄)藥用。性狀:苦、辛,溫。有毒。功效:活血散瘀,麻醉止痛,鎮咳平喘。用於風溼腰腿痛,跌打損傷,慢性咳嗽痰喘,胃脘痛,慢性骨髓炎,瘰癧,凍瘡,腳癬,癰瘡腫毒等。外用於齲齒。

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顛茄 Atropa belladonna,photo by moonmirrors13

顛茄 Atropa belladonna

而在《莎士比亞植物誌》中讀到的“顛茄”,學名爲:Atropa belladonna,茄科顛茄屬。

它原產歐洲中部、西部和南部。國內南北藥物種植場有引種栽培。根和葉含有莨菪鹼(Hyoscyamine),阿托品(Atropine)、東莨菪鹼(Scopolamine)、顛茄鹼(Belladonin)等。葉作鎮痙及鎮痛藥;根治盜汗,並有散瞳的效能。

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顛茄 Atropa belladonna

顛茄初春發芽;老根木質,細根易折;莖有細縱皺紋及疏稀的細點狀皮孔,中空,幼莖有毛;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卵狀橢圓形,黃綠至深綠色;花期可持續到夏季,開深紫色花朵,花萼5裂,花冠鐘形;果實球形,成熟後爲黑色,種子多數。據說果實味道甘甜,但是含有劇毒。

顛茄(belladonna)的名字來自於意大利文的“bella donna”,意爲“漂亮女人”,因爲古時她們喜歡將這種植物的汁液滴到眼睛裏擴張瞳孔,以讓自己看起來更加迷人。類似於今天我們手機自拍的美顏功能了。看來爲了追求美,古今中外的女人對自己都夠狠的。

顛茄全株有毒,以根、葉、果毒性最強。葉片的表面會分泌油狀液體,主要成分爲茛菪鹼,接觸皮膚會引發過敏,嚴重者可導致潰瘍。誤食則會引起嘔吐、腹瀉、產生幻覺、精神錯亂等症狀,類似阿托品中毒,嚴重者會致死。但是除了貓狗之外,大多數的動物(如兔子、鳥類、鹿等)食用顛茄都不會中毒。另外,還有人類食用喫過顛茄的動物後中毒致死的案例。

醫藥學上,顛茄在遵守用法用量的前提下可以入藥,藥理作用與阿托品相同,但較弱,主要用於胃痙攣,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膽絞痛,輸尿管結石等引起的腹痛,胃炎及胃痙攣引起的嘔吐和腹瀉,迷走神經興奮導致的多汗、流涎、心率慢、頭暈、暈服等。由於具有一定毒性,可能會出現口乾、皮膚潮紅、乾燥、呼吸道分泌物減少、痰粘、腹脹、便祕等不良反應。用量大時可引起心悸、視力模糊、頭暈等,中毒量可引起神志不清、譫妄、躁動、幻覺等症狀。

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顛茄(左)與牛茄子(右)的果實對比

主要識別特徵

除了因爲重名帶來的迷惑和困擾之外,從植物學上來說,兩者的差別還是非常明顯的,葉、果、整株外觀均有很大的差異。顛茄(Atropa belladonna)長得更像龍葵,但有劇毒;牛茄子(Solanum capsicoides)的果實大而扁圓,青果表面紋理近似西瓜,熟後爲橙紅色,亦有毒性。

古籍記載

它是劇毒植物,會讓女人變美,也能讓羅密歐爲了朱麗葉選擇殉情

《徐霞客遊記》

另外在古籍《徐霞客遊記》中載有關於“顛茄”的兩條記錄:

- 01 〈粵西遊日記二十〉:“……洞外蕪莽中又有黃果如彈丸,土人謂之‘顛茄’,雲採以爲末,置酒中,液能令人發枉迷悶,《嶠南瑣記》所載悶陀羅者是。”

- 02 〈滇遊日記十三〉:“一里,復循底西行,見壁崖上懸金丸累累,如彈貫叢枝,一墜數百,攀視之,即廣右所見顛茄也。”

從其所述特徵(黃果如彈丸、液能令人發枉迷悶)來看,此處的“顛茄”應該是別稱爲顛茄的“牛茄子”(Solanum capsicoides),也就是我在爬梧桐山時路邊常見的那種,可見這種植物在本地便自古有之,而且徐霞客貌似將其與曼陀羅混淆了。

.

參考資料:

- [英]瑪格麗特·威爾斯《莎士比亞植物誌》

- 維基百科

- 中國植物誌

- 徐霞客《徐霞客遊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