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疫苗和預防接種的小知識!

預防接種是最有效且經濟的公共健康預防措施

1982年我國頒佈的《全國計劃免疫工作條例》中有對兒童基礎免疫程序的規定。1986年成立全國兒童計劃免疫協調小組,頒發了新的兒童基礎免疫程序,確定每年4月25日爲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2004年新修訂的《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2006年9月開始對入托/入學的兒童實行檢查預防接種證;大家別小看這個預防接種證,以後孩子入托、上學甚至出國都需要,所以一定要保存好哦。

2008年2月19日衛生部頒佈了《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實施方案》,將甲肝、流腦等15種可以通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的傳染病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即在現行全國範圍內使用的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白破疫苗等6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基礎上,將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所以目前我國實行的是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

疫苗的分類

疫苗按其性質分爲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和重組疫苗。

減毒活疫苗是採用野生型或致病性病毒或細菌在實驗室通過傳代培養,使其致病性減弱,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可以產生免疫力,同時又因爲其爲減毒或無毒的病原體,機體接種後不發生疾病。減毒活疫苗免疫力強、作用時間長,但亦具有潛在的致病危險,如發生突變在人體內恢復毒力或機體免疫力降低時可致病。目前常用的減毒活疫苗包括: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卡介苗(BCG)、麻疹、風疹、腮腺炎(麻風或麻風腮)、乙腦、水痘、輪狀病毒、流感(鼻內接種)等。

滅活疫苗是將培養的細菌和病毒加熱或採用化學制劑滅活製成的疫苗,可由全病毒或細菌、或裂解片段組成,包括蛋白質疫苗、多糖疫苗和結合疫苗。滅活疫苗沒有治病性,但是其產生免疫力的能力通常也較弱,一般需要多次接種,而且其抗體滴度隨着時間而下降,因此常需定期加強接種以提高或增強抗體滴度。目前常用的滅活疫苗包括:注射脊髓灰質炎、乙肝、流感、無細胞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肺炎、流腦等。

疫苗接種程序

所有兒童均應按照國家或當地CDC公佈的計劃免疫接種程序。每個國家、甚至在我國不同的地區其免疫接種程序不盡相同,具體可諮詢當地CDC的疫苗接種部門,我國CDC新版的接種程序如下,僅供參考。

今天的科普知識就介紹到這,感謝大家的關注!

北京尤邁慈善基金會,在國家衛建委指導下在全國範圍開展的健康扶貧公益項目。如果您身邊有需要幫助的大病貧困患者,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