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网络,出于公益而转刊。如有侵权请给本公众号留言告知,将予以删除。)绵里如何才能“藏针”

绵里如何才能“藏针”

绵里藏针,柔中带刚,这是太极拳最大的动作特点。

太极拳是以柔克刚,用意不用力。松柔是太极拳的根本,练拳之“至柔”、“至松”是长期追求的方法,越松柔,内劲的质量越高。松柔的功夫越高,太极拳的含金量也越高。写反馈打开搜狐新闻,体验更流畅

松柔的诀窍在于第一是“神松”,也即是从思想放松,心神宁静,所谓神舒体静,和道教提倡的“恬淡虚无”有密切的联系。恬者,内无所蓄,淡者,外无所遂,虚无者,虚极静笃,臻于自然。即摒弃杂念,宁静淡泊,畅遂情志,愉悦平和。

第二是“形”松。要求四大节八小结具放松。身手步眼无处不松柔而合于自然,一切动作都要轻灵、柔和。起手阴阳,左旋右转,轻如飞燕,柔若软绵,如芭蕾舞姿之轻盈,或如鱼贯之流畅。练太极拳不可不柔,只有松得尽柔如绵,方显太极之功夫。

古人对“松柔”有着独到的见解:“一切运动以柔活为上,唯其慢始能柔,唯其匀始能活”。即以柔中求刚为目的,以轻灵自然为原则,以中正平圆为用功方法,似简易,实犹难。不尚用力,练太极拳时不能带一点力,更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显示发劲,其内劲蕴于内,而不显于外,其中道理简而明之。

“松柔”之精神源自“道法自然”理念,“自然”是生命之初的天真,是不被后天污染的天真。无牵无挂,无忧无虑。太极拳习练时,不受任何干扰,轻松自然,无我无他,悠然自得地“耍拳”。练习时重内在之意,沉肩垂肘,虚灵顶劲,尤要精神内固,一任自然,如此,方能绵里藏针,柔中带刚,体会太极拳的真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