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回暖 拍賣會增多

春節前,北京珠寶拍賣市場出現明顯回暖跡象。原因之一在於經歷了長達6年的熊市,國內珠寶行業,有望成功築底、振盪上行。從2017年四季度開始,翡翠市場率先回暖,冰種白色翡翠、中檔翡翠的成交量增加。緊接着,珍珠、碧璽、和田玉三個市場,也出現了局部向好、成交量回升的趨勢。

再者,2018年是拍賣行業《公益拍賣規程》等國家法規政策重磅推出的頭一年。北京市不少傳統拍賣行都開始與互聯網企業簽約合作。珠寶拍賣屬於新興拍賣類型,競爭相對較少,比較適合傳統拍賣行“轉型”發展

趨勢一:彩色寶石拍價攀高

從去年四季度至今年的若干場專項拍賣會來看,彩色珠寶市場交易量大幅度增加,回暖氣息清晰可聞。一方面,彩色鑽石、祖母綠、紅藍寶石四類頂級珠寶裏的高檔貨色,價格屢創新高。比如在北京某拍賣行,11.68克拉的哥倫比亞綠祖母綠配鑽石戒指,就以184萬元高價成交。

另一方面,中檔彩色寶石得到了更多市民的青睞。比如在保利拍賣行2017年12月的拍賣會上,開場6件鴿血紅紅寶石首飾,均以2萬~8萬元/件的價格順利成交。

趨勢二:冰種翡翠成交增多

2017年底至今的拍賣場上,非頂級滿綠翡翠的成交價格出現了一定的鬆動。比如北京某拍賣行的天然滿綠翡翠鑽石耳環,成交價格就只有3.22萬元,同場蛋面滿綠翡翠戒指,成家價格只有17250元。而在2016年底的拍賣場上,一兩萬元成交的滿綠翡翠單品極少。

2015年之前一度跌價的冰種白色翡翠反而時來運轉。北京保利拍賣行近期拍賣會上,這個類型的白色翡翠首飾,成交率超過9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