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衰老穴位
湧泉(足底正中心凹處)
百會(頭頂正中)
勞宮(手心)
以上3穴入心、腦、腎經,經常按摩有抗衰老作用。

沿腎經(從足底心湧泉穴→內踝→沿小腿內側→大腿根→小腹)行走路線按摩,可起到增強腎氣,抗衰老的保健效果。

2、增強食慾之穴: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手大指、次指之間)
三陰交(內踝上3寸)
胃氣是正氣的根本,增強胃氣,可改善食慾。

3、增強免疫力(正氣)的穴:
足三里(膝下3寸)
湧泉(足底正中心凹處)
腎俞(在腰上,第2腰椎棘突旁開寸)
此3穴是腎經和胃經的穴位,經常按摩可增強腎氣及心氣。

4、美容顏之穴:
四白:(眼眶下凹中)
地倉:(口角旁開寸)
巨髎:(鼻翼下緣處)
合谷:(手大指及食指之間)


沿足胃經的面部路線進行按摩,可以增強面部滋養,起到美容作用。

路線是:從鼻尖引眼內眥→下到面部→口脣→從下面頜→上耳前→上額際,經常按摩可以起到美面、美目、美鼻及美脣的作用。

5、增強睡眠質量穴位:
三陰交:(足內踝上3寸)
湧泉:(足心正中)
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陷中)
以上是脾經、心經及膀胱經的穴,經常按摩可以養心安神,睡眠良好。

6、消除疲勞穴:
命門:(第2腰椎棘突下)
足三里:(膝下3寸)
合谷:(拇、食指之間)
此3穴分別是督脈、胃經、大腸經穴,經常按摩可幫助消除疲勞。

7、養心安神之穴:
神門:(在掌後,兌骨之端陷中)
三陰交:(內踝上3寸)
勞宮:(掌心正中凹處)
此3穴是心經、脾經及心經的穴,經常按摩可養心安神。


8、增強腦力之穴:
神庭:(頭正中髮際後0.5寸)
百會:(頭頂正中凹處)
腦戶:(後腦骨上凹處)
此3穴是督脈穴,經常按摩可增強腦力。

9、急救穴:
人中:(鼻子、上脣之間的正中處)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湧泉:(足心)
這3個穴是大腸、腎經穴,急救時用之。

10、防感冒穴:
大椎:(第1頸椎棘突下)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風池:(顳後髮際凹處)
這3穴是督脈、大腸經及膽經穴,經常按摩可防感冒。

11、保養眼睛穴:
肝俞:(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正中旁開15處取穴)
睛明穴:(眼內眥外)
四白:(眼眶下骨凹處)
此3穴是督脈、膀胱穴、胃經穴,經常按摩可保養眼睛。

12、保養耳朵穴:
耳門:(耳屏前突起之凹處)
翳風:(耳垂下後分凹處)
合谷:(手拇、食指之間凹處)
此3穴是三焦經、大腸經穴,經常按摩可使耳聰。

13、養心按摩
沿心經路線(從心中→咽喉→目;又從心中→肺→肩內側→手臂內側→手掌尺側→小指尖) ,經常按摩可以起到養心的效果。

14、健肺按摩
沿肺經經常按摩,可增強肺氣。路線是:從中焦(肚臍與膈的中點)→下落大腸→上行繞胃→上行肺系→咽→肩臂外側→小臂外側→大拇指端,
經常按摩可宣通肺氣,預防感冒。

15、舒肝按摩
大腳趾→足背→內踝→小腿內側→大腿內側→陰部→小腹→上胃→入肝絡膽,常按摩此絡絡可以舒肝健腦,通暢氣血。


16、增強腿力按摩
常按摩胃經腹支(從胃→腹→腿背→足背),可通過強胃氣而增強腿力,如配合肝經(行於足背內側→小腿、大腿內側→入小腹)效果更佳。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信息,僅供大家參考交流,不作爲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