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雄,著名核物理學家、被譽爲''東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彈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國居里夫人、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在β衰變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性的貢獻。

1930年,吳健雄進入中央大學,攻讀數學專業。吳健雄資質俊秀,學習遊刃有餘,在求知慾的驅動下,她翻閱了一些有關X光、電子、放射性、相對論等方面的書籍,沒想到一下子便被倫琴、貝克勒爾、居里夫婦、愛因斯坦等科學巨匠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於是,她第二學年便申請轉到了物理學系。

1934年,在施士元的精心指導下,吳健雄撰寫了一篇題爲《證明布喇格定律》的優秀畢業論文,獲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士學位,她於1934年離開了母校。[6]畢業之後她受聘到浙江大學任物理系助教,不久進入中央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9年由塞格瑞指導吳健雄進行的實驗,正是研究鈾原子核分裂的產物,它的一項結果爲美國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做出了重要貢獻。吳健雄爲世界現代物理學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她在博士在讀期間就參加了製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解決了連鎖反應無法延續的重大難題,被人們稱爲''原子彈之母''。

就是這個研究的成果,使得美國成功造就出兩顆原子彈,這兩顆原子彈就是扔進日本本土的兩顆,吳健雄先生間接地爲中國抗日做出了巨大貢獻,更讓中國人名揚海外,着實增光不少。但世界欠她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1956年之前,吳健雄已因在β衰變方面所作過的細緻精密又多種多樣的實驗工作而爲核物理學界所熟知,同年李政道、楊振寧提出在β衰變過程中宇稱可能不守恆之後,吳健雄立即領導她的小組進行了一個實驗,在極低溫條件下用強磁場把鈷-60原子核自旋方向極化,而觀察鈷-60原子核β衰變放出的電子的出射方向。他們發現絕大多數電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鈷-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這個實驗結果證實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對稱不守恆,在整個物理學界產生了極爲深遠的影響。

1957年1月15日,吳健雄的實驗多次證實了楊振寧、李政道的設想,她將實驗報告整理成論文,寄到了《物理評論》。同日,哥倫比亞大學爲這項新的發現史無前例地舉行了一場記者會。第二天,《紐約時報》以頭版報道了吳健雄實驗的結果。消息傳出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奔往吳健雄所在的實驗室。但由於某些原因,吳健雄未能與楊李二人共同獲得1957年的諾貝爾獎。很多人爲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從未作出任何回應。

1988年諾貝爾獎得主史坦伯格這樣評價她:沒有吳健雄的實驗結果,李政道、楊振寧二人的理論只能是一種構想,吳健雄的實驗結果改變了這一切,吳健雄應該當之無愧地與他們共同分享諾貝爾獎。

吳健雄先生曾在上個世紀多次往返大陸講述很多物理研究成果,在1982年,受聘爲南京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譽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1982年,在南京大學開辦系統講座,論述了β衰變、宇稱不守恆、穆斯堡爾效應等方面的課題。

1990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國際編號爲2752號的小行星命名爲''吳健雄星'',1994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首批外籍院士。

1997年2月16日,吳健雄先生在紐約病逝,終年85歲。遵照本人遺願,袁家騮親自護送吳健雄的骨灰回大陸,安葬於蘇州太倉瀏河。

世界物理女王,一手解決幾十萬日本人,世界欠她諾貝爾物理學獎

世界物理女王,一手解決幾十萬日本人,世界欠她諾貝爾物理學獎

世界物理女王,一手解決幾十萬日本人,世界欠她諾貝爾物理學獎

世界物理女王,一手解決幾十萬日本人,世界欠她諾貝爾物理學獎

世界物理女王,一手解決幾十萬日本人,世界欠她諾貝爾物理學獎

世界物理女王,一手解決幾十萬日本人,世界欠她諾貝爾物理學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