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树原产地在哪?原本是没有争论的。

因为世界各地的人都公认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茶树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茶树都是由中国传播种植的。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但自1824年英国人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发现所谓野生茶树后,竟以此为证,宣称“茶树原产于印度”。 

英国人贝尔登、勃拉克、易培生等人随声附和,随后日本的加藤繁、横井、伊藤、村上镇等人也附和这一谬论。

从此以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茶树原产地之争。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英国人贝尔登在其著作《阿萨姆之茶叶》中认定茶树原产于印度。

英国植物学家勃莱克在《茶商指南》里提及“有许多学者……主张茶的原产地为英国而非中国。”

英国伪茶学家易培生在《茶》一书里说到“中国只有栽培的茶树,不能找到绝对的野生茶树……”,表示他们在印度亚萨发现的野生茶树,已经被植物学家视为一切茶树之祖。

日本人横井、伊藤在他们1911年出版的《日本大辞典》里也写到“茶的出生地在东印度。”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对于这些违反科学,不顾客观事实,否定中国茶树在世界上产销的光荣历史的种种谬论,1922年,年仅 26岁的吴觉农先生挥笔撰文发表了著名的“茶树原产地考”,吹响了批判洋人学者对茶树原产地偏见的号角。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文中,吴觉农以丰富翔实的史料 ,向世人展示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 。

例如,列举了《神农本草经》、《尔雅》、《广雅》、《晏子春秋》、《华陀食论》、吴志《韦目翟传》、《茶史》等大量古籍文献对茶的记述。

尤引《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指问国外学者:“当时四川和印度相差万里,山川崎岖,交通未开,试问印度茶种怎样能够输入到四川去?”

例如,论述了各国对于茶的名称,都承认是从中国福建的茶字转译而出。茶的学名Thea Sinensis,也表明了茶与中国的密切关系。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当然,国外学者中也不乏支持“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说法的人,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日本人桥本实。

他通过对茶树细胞染色体和外形的比对分析,指出中国种茶树和印度种茶树在细胞遗传学和形态上全部相似,并不存在区别,并推论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的云南。

但桥本实的工作也留有遗憾,只能证明中国、印度茶叶同源,茶树的原产地在中国云南的推断还缺乏实物做支撑。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1957年开始,我国组织了多次卓有成效的茶树资源考察。

第一年就在云南勐海南糯山发现树龄800年以上的栽培型古茶树;1961年在云南勐海县巴达山的原始森林中发现1800年的野生茶树王;1992年,在云南普洱市澜沧县的云南邦威古茶山发现1000年左右的过渡型茶树王。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随后,1993年4月,“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思茅地区(现普洱市)举办。

来自亚洲、美洲9个国家和地区的181位专家学者亲临邦崴古茶树现场考察分析,达成共识:

“澜沧邦崴古茶树通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并与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的核型对比,结果发现邦崴大茶树核型的对称性比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对称性更高。证明邦崴大茶树是较云南大叶种和印度阿萨姆种更原始、起源更早的茶树,是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结论,以核型分析结果看是完全正确的。”

从而使得这场绵延近乎两个世纪之久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

世界茶叶发展变迁的历史也由此得以正本清源,中国才是真正的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此后,我国的茶学工作者又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出发,结合茶树的自然分布与演化,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深入的分析与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唯一原产地。

一场不该发生的旷日持久的争论:世界茶树原产地在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