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生物世界的战事,较量的双方是不育蚊子与寨卡病毒,战场将选在巴西。战前准备与动员已经在紧锣密鼓地展开。现在,就让我们从背景入手,分析一下这场战事吧。

寨卡病毒是1947年首先在乌干达的猴子中发现的,这种病毒和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西尼罗病毒等都属于蚊媒传播的黄病毒属病毒。寨卡病毒被分离确认后,并没有引起过多关注,因为分布有限,而且发病症状轻微。但在2007年以来,已有73个国家或地区发生寨卡病毒感染,其中有26个出现与感染相关的新生儿小头畸形。

2016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2016年11月《柳叶刀》系列的《传染病》杂志刊发的论文,列出了寨卡病毒传播风险最大的亚洲和非洲国家,排在最前面的是印度和中国。因此,我们不仅是普通吃瓜观战方,而且很快会成为寨卡遏制战的参与者。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的伊蚊属蚊子的叮咬传播给人,研究认为也可能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经性传播,目前对血液等其他途径的传播也在调查研究中。感染寨卡病毒后的潜伏期还不明确,现在认为可能是几天,随后会出现与登革热等病毒感染相类似的症状,这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虚弱、头痛等,症状可持续2到7天。科学家正在研究寨卡病毒与一系列神经疾患的关系,迄今一致认为寨卡病毒是小头症和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病因。

传播寨卡病毒的是伊蚊,这种蚊子也被咱这儿的老百姓称为花蚊子,主要在容器里孳生,学者们将其称为容器型蚊种。蚊子不论种,其一生基本划为卵、幼虫、蛹、成虫这4个阶段,成虫以外的蚊生都是在水里度过的,所以,蚊儿离不开水,有水就有蚊,灭蚊这事儿就很艰巨,靠蚊香、喷药这类化学方法灭掉的多是已经犯下蚊罪的那部分。如何将花蚊消灭在传病之前,将科学家困扰了许久。

历经多年攻城般的科研,科学家们找到了利用电离辐射破坏雄蚊生育系统的办法,照一照使其患上不育症,再将这些不育的雄蚊释放,不育雄蚊与雌蚊忙乎一阵后,产下的虫卵就不会孵化,断绝了蚊子蚊孙的生路。少了传播者,病毒也就奈何不了人类啦。

请淡定,先不要鼓掌。不育蚊弄出来后,只是战斗准备阶段,真正的决战是投放。这花蚊有个特点,整个蚊生中的活动范围不会超过100米,而且,花蚊本性恶劣但体质脆弱,如果像投海军陆战队那样从飞机上放出去,嫩翅嫩腿摔坏后,就勾搭不到雌花蚊,绝蚊任务就没法完成啦。

如何破?战事最高指挥官想到了无人机。无人机自重10公斤,每次可搭载5万不育蚊,在5分钟内完成20公顷的投放任务,费用为1万欧元,这比传统的投放成本降低了一半。这项战事的主要资助者是国际原子能机构,他们正在努力将无人机自重降低,希望达到每次15万不育蚊搭载的标准,然后于明年在巴西盛夏到来前,正式展开大规模的对蚊作战。一场高科技寨卡病毒遏制战即将上演。

您可能要问,为什么不用疫苗呢?疫苗的确是应对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近些年全球也有很多机构针对流感、埃博拉、寨卡等新发和再发的疫情,展开疫苗研发,寨卡病毒疫苗的主要研发机构达30多家,但目前还没有被批准的人用疫苗。另一方面,灭花蚊战役,不仅可以断了寨卡病毒的传播,也同时减少登革热等蚊传疾病的传播,一招防多病。最后,让我们预祝这场高科技战事早传捷报,也祈盼我无人机厉害国早日加入灭花蚊战事中。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