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瑞典藝術家 Erik Wernquist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數據製作了一個 4 分鐘短片《漫遊者》,這就是當我們征服太陽系後能看到的畫面。

 

"I am tormented with an everlasting itch for things remote",凡是天外的東西總是永遠引得我心癢難耐,苦念不已,《白鯨記》。

2. 離開地球

 

 

一艘載滿人的星際飛船飛離地球,也許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宇宙殖民。背景是從太空望向地球的一張經典照片,2003 年 7 月 21 日拍攝於國際空間站,此時太平洋上空剛剛日落。(原圖點:這裏)

3. 木星大紅斑

 

 

進入木星軌道時可能會看到木星大紅斑,它其實是一個反氣旋風暴,幾乎可以吞下兩個地球。近 300 年來,這一直是木星的標誌,在地球上用太空望遠鏡就可以看到。

4. 土星的第六大衛星 Enceladus(土衛二)

 

 

這些由卡西尼號飛船 2005 年發現的寒冷衛星上,有很多不定期噴發的間歇泉,它們將氣態的水和冰渣噴向太空,有的間歇泉噴發高度甚至能達到幾百千米,噴出來的東西大多會變成雪落回星球表面。Enceladus 一直是人類在太陽系中搜尋生命跡象的一個目標,因爲它地表下暗藏有大量液態水。

5. 漫遊土星環

 

 

土星環超級大,從最裏面的 D 環到最外面的 F 環有 6 萬 5 千公里,可以並排裝下 5 個地球。此時太空人在裏面移動,身邊都是固態冰團。目前人類還沒有拍攝過土星環內部, 導演 Erik 說他的靈感來自於卡西尼號 2004 年的一張照片:這裏。

6. 火星升降機

 

 

太空升降機正降向火星北部的辛梅利亞高地,一大片殖民地正發出暗暗的發光。高處閃亮的星是火星的兩個衛星之一 Phobos。

7. 土星的第三大衛星 Iapetus(土衛八)

 

 

這個神祕的星球 2004 才被卡西尼飛船發現,這個場景是在土星軌道上俯瞰衛星 Iapetus,此時人類已經沿着赤道建立了一串殖民地。

8. 挖掘新基地,飛向小行星帶裏的未知星體。

 

 

主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一隊太空船正排成一條直線靠近降落區。光線打向了星球中心的大塊岩石。

9. 越靠越近,慢慢降落。

 

 

想象中人類未來的科技,靈感來自科幻作家 Kim Stanley Robinson 的作品《2312》。旋轉下降過程中,因爲重力的作用,周圍視覺上會變成一堵離心牆。

10. Ligeia Mare,土星衛星提坦表面的超大液態湖。

 

 

提坦是太陽系各星球最大的衛星,比行星水星都大,也是至今爲止太陽系內所知唯一一個有稠密大氣層的星球,裏面可能會有生物。製作過程中 Erik 參考了這張雷達圖。

11. 穿越土星環黑夜面的光

 

 

Erik 說這是他所能想到的太陽系中最美的畫面,在夜晚時分飛船劃過土星的雲層,穿越空中的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