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焦作4月26日電(冷昊陽)說起做B超,想必不少人都不陌生。可你知道嗎?爲了保障鐵路的安全運行,我們平時乘火車所走的鐵軌也要時常進行“B超檢查”。而這些神奇的鐵軌“B超醫生”,就是鐵路上的探傷工。

“B超醫生”在對鐵軌進行檢測。 冷昊陽 攝

在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的月山車站,這裏有幾十條股道,日均要辦理兩萬多節列車車廂。每天滿載煤炭等物資的火車在這裏來往交匯,再分赴不同的目的地。

在這樣一個“咽喉要道”的車站中,定期都會迎來一羣專門爲鋼軌進行“體檢”的醫生。這些醫生,是鄭州局集團公司月山工務段鋼軌探傷小組的8名探傷工。

據瞭解,這些探傷工最擅長的就是“做B超”。他們在操作鋼軌探傷儀作業時,要先將特殊的檢測液體塗在鐵軌上,再利用聲波反射的原理對鐵軌內部的情況進行檢測,以準確給鋼軌診斷“病情”,保證鐵路運行安全。

“B超醫生”在對鐵軌進行檢測。 冷昊陽 攝

現在正值初夏,氣候轉暖,晝夜溫差大,正是鋼軌容易出問題的關鍵時間,而這也是鋼軌醫生們一年中最忙的時間之一。

頂着烈日,他們每天都要在鐵軌上以每小時不超過2公里的速度推着鋼軌探傷儀前進,眼睛觀察着顯示屏上的波形,耳朵聽着儀器發出的報警聲,絲毫不敢走神。一旦有異常,他們便停下來,反覆覈對,生怕“誤診”或者“漏診”,影響到火車行駛安全。而這一走,就是七八公里,四五個小時。

負責帶班作業的探傷工班長李金林告訴中新網記者,整個探傷作業過程中不能有絲毫的簡化,更不能偷懶,否則就會影響到檢查結果。蹲在枕木上,一會雙腿就麻了,站起來要是起身快了,就會感到一陣眩暈。

“B超醫生”所用的鋼軌探傷儀。冷昊陽 攝

“這一行幹了這麼多年,卻是越幹越膽小,越幹越害怕,最怕半夜手機響。”李金林告訴中新網記者,每有電話打進就意味着鋼軌出現了問題。

“每天在鋼軌上跑的都是5000噸的重載貨車和幾千人的旅客客車,要是鋼軌發生問題,後果我想都不敢想。”李金林說。

“要讓自己不害怕,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團隊的技術水平和責任心。”李金林說,5年來,他們班組的“B超醫生”們憑着高超的醫術和責任心,沒有發生一起責任漏檢。(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