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喝酒,喝酒可以助興,喝酒可以解憂。喝酒是一種禮儀、是一種文化,酒喝得好,是一種品位和修養。喝酒識人性,不管平時城俯有多深,再會僞裝和掩飾的人,一上了酒桌,都會把自己最本質的東西暴露無遺。

酒能忘憂解愁,讓人忘卻生死利祿及榮辱,讓人遊乎四海之外,能給我們帶來自由的歡樂。

酒讓生活愜意,率真,生活中的很多快樂因爲有酒,而更加暖意濃濃。喝了酒,讓人更加率真活潑,拉近了與他人的距離。

酒很風情,喝酒還是一件讓人心胸曠達的事情。酒能給人快樂,增添氛圍;讓人忘卻浮雲。

有些不喝酒的人總覺得喝酒會壞事,認爲喝酒是一件特別不好的事情。

其實不然,正所謂壺裏有乾坤,杯中容日月。把酒喝好了,喝來的是友誼,是感情,是豁達。

會喝酒的人,一般都具有很多優點:能說會聊,會製造氛圍,會看人,會溝通,會社交,交友廣;懂政治,懂經濟,懂娛樂,有情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內涵;身體好,精神棒,能熬夜,能早起,有資本。

所以說,會喝酒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酒喝的好的人,做人一般也不會差。但中國酒桌文化博大精深,想要全部掌握有一定的難度。就算不喜歡喝酒,也可以學一下,對你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與領導喝酒,領導相互喝完自己才能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

可以多人敬一人,但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或是當天的主角。

自己敬別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乎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的狀態,但是切不可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先敬人。

自己敬別人,如果碰杯,說一句,我幹了,你隨意,方顯大度。

記得多給領導或客戶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確定他們確實想找人代。幫別人代酒,要裝作自己是因爲想喝酒而不是爲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

端酒杯的姿勢,應該是右手拿杯,左手墊杯底,記着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但如果你是領導,知趣點,不要放太低,不然叫底下人怎麼做人。

如果沒有特殊人物在場,碰酒最好按時針順序,不要厚此薄彼。

碰杯,敬酒,要有說詞,不然,別人爲啥要喝你的酒?

桌面上儘量不談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裏面都有數,不然人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

遇到酒不夠的情況,把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別人自己添,不要傻傻的去一個一個倒酒,不然到後面的人沒酒了怎麼辦。

學會這些,酒桌上離“成功”還遠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