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我是山東人,小時候爸爸常常對我說,我們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的一棵大槐樹下遷過來的,我那時天真的以爲只有我們村是這樣的,可當我跟同學說起時,才發現她們和我一樣知道這個傳說。直到後來我才知道在1370到1417年間,明朝政府在山西組織了18次大的移民活動,有將近百萬人遷往安徽,山東,河南等地,傳說移民大都在洪洞大槐樹下集合遷移,因此,山西洪洞大槐樹成爲了移民後裔心中的鄉愁。

那究竟明政府要舉行如此大規模的移民那?普遍流傳的有三種說法。

《胡大海復仇說》

元朝末年,胡大海在河南一帶討飯,當討到一戶人家時,這農家婦人卻當着胡大海的面將飯倒進了狗盆裏,此舉使得胡大海感到屈辱,因此懷恨在心,發誓有一天要報仇雪恨,後來胡大海投靠了朱元璋,並且屢建奇功,當朱元璋即位之後,論功行賞,封賞有功大臣,問胡大海想要什麼樣的賞賜,胡大海卻說他什麼封賞也不要,只求皇上能實現他報仇雪恨的願望,血洗河南一帶。當時戰爭剛結束,政局不穩,正是百姓休養生息的時候,所以朱元璋並不是很想答應,卻又沒有辦法拒絕,於是想出一計說,允許他去殺人,但是隻答應他殺一箭之地的人,就是說他射一支箭出去,在他與箭範圍之間的人可殺,胡大海答應了,可誰成想這箭正好射中了天上飛過的一隻大雁的雁尾,大雁向前飛去,胡大海也帶兵向前殺去,大雁飛過了河南,山東,使得這些地方血流成河,後來爲了發展,朱元璋下令大移民。

《燕王掃碑說》

傳說明朝年間,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大鬧“紅蟲”,這些“紅蟲”都將人喫光了,所以才從山西遷人過來。這個傳說與燕王掃碑造成的人煙稀少有關,燕王指朱棣,碑指的是明朝皇帝的祖宗碑,燕王的軍隊都頭戴紅頭巾,被百姓稱爲“紅蟲”,所以這個傳說指的是朱棣起兵靖難,造成中原人煙稀少的原因,後來朱棣遷都北京,將人遷往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發展生產。

《三洗懷慶府說》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紛爭不斷,河南地區尤其嚴重,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軍隊與元朝的精銳部隊在懷慶府展開了拉鋸戰,今天你打過來,明天我打過去,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更爲過分的是,農民軍打過來要百姓在門上掛他們的牌子,元軍打過來又要掛元軍的牌子,百姓們應接不暇,叫苦紛紛。後來一個年輕人想出了個法子,在牌子的兩面分別寫上不同的隊伍,不論誰攻過來,只需要翻牌子就可以,方便又省事,衆人紛紛效仿,有一次農民軍攻過來,有塊牌子掉落,正好落在常遇春大將軍馬前,他又查看了幾塊牌子,發現都是這樣,大怒,立刻稟告了朱元璋,朱元璋此時正因戰時毫無進展而生氣,聽了這件事更是怒不可遏,下令把懷慶府的百姓趕盡殺絕。常遇春立刻領命向懷慶府殺去,見人就砍,殺了三個來回,並且在路上扔金子,引人出來殺掉,後來懷慶府的人都被殺光了,朱元璋就下令從人口密集的洪洞縣遷人過來。

這就是大遷徙的傳說,並且還有人說,當時遷人都是把人一個個系在在繩子上,一個個排成一排走,防止百姓逃跑,又想去上廁所的人需要把手上的繩子解開,因此上廁所就被稱爲解手了。

相關文章